如何查看我的收藏?路徑:【打開233網校APP→我的→我的收藏/記錄/關注→頭條收藏】
進群交流>>

7、存款準備金制度與貨幣乘數(★★)
(1)存款準備金制度
概念 | 國家以法律形式規定存款性金融機構所吸收的存款必須按一定比例,向中央銀行繳納一定準備金的制度。 | |
分類 | 法定存款準備金(率) | 以法律的形式確定的商業銀行繳存中央銀行的存款占其吸收存款的比例。 法定準備率越高,貨幣供應量也會越少;反之,則越多。 |
超額準備金 | 商業銀行準備金中超過法定的部分。 |
(2)貨幣乘數:基礎貨幣和貨幣供給之間的倍數關系,被稱為貨幣乘數。
8、貨幣政策的概念、措施及目標(★★★)
(1)貨幣政策的概念:中央銀行利用其掌握的利率、匯率、借貸、貨幣發行、外匯管理及金融法規等工具,采用的各種控制和調節貨幣供給量或信貸規模的方針、政策和措施的總稱。
(2)貨幣政策的目標
最終目標 | ①穩定物價;②充分就業;③經濟增長;④國際收支平衡;⑤金融穩定。 | |
中介目標 | 目標選取標準 | 可測性;可控性;相關性;抗干擾性;適應性。 |
常用目標 | 銀行信貸規模;貨幣供應量;長期利率。 | |
操作目標 | ①短期貨幣市場利率;②銀行準備金;③基礎貨幣。 操作目標的選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介目標的選擇。 |
9、貨幣政策工具(★★★)
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 | 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 | 創新型貨幣政策工具 |
(1)存款準備金制度 (2)再貼現政策 (3)公開市場業務 ①回購交易 ②現券交易 ③發行中央銀行票據 | (1)消費者信用控制 (2)證券市場信用控制 (3)不動產信用控制 (4)直接信用控制:利率最高限額、信用分配、流動性比率、直接干預及開辦特種存款等。 (5)間接信用控制:道義勸告;窗口指導。 | (1)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LO) (2)常備借貸便利(SLF) (3)抵押補充貸款(PSL) (4)中期借貸便利(MLF) (5)臨時流動性便利(TLF) (6)臨時準備金動用安排(CRA) (7)定向中期借貸便利(TMLF)等 |
10、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
一般過程 | 貨幣政策工具→操作目標→中介目標→最終目標。中央銀行通過貨幣政策工具的運作,影響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活動,進而影響貨幣供應量,最終影響宏觀經濟指標。 |
利率傳導機制 | 貨幣供應量↑→實際利率↓→投資↑→總產出↑ |
信用傳導機制 | ①銀行信貸渠道的運行機制:貨幣供應量↑→銀行存款和貸款↑→投資↑→總產出↑ ②企業:貨幣供應量↑→股價↑→凈值↑→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貸款↑→投資↑→總產出↑ |
資產價格傳導機制 | ①托賓q理論:貨幣供應量↑→股價↑→托賓q↑→投資↑→總產出↑ ②莫迪利安尼理論:貨幣供應量↑→股價↑→金融資產價值↑→財務困難的可能性↓→耐用消費品和住宅支出↑→總產出↑ |
匯率傳導機制 | 貨幣供應量↑→實際利率↓→匯率↓→凈出口↑→總產出↑ |
11、我國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資本市場新一輪對外開放的實踐措施(★)
銀行業 | 發布一系列文件,取消中資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允許外國銀行在我國境內設立分行和子行等。實施內外資一致的股權投資比例規則。 |
證券業 | 2020年3月13日,中國證監會取消證券公司外資股比限制的措施,自2020年4月1日起,取消證券公司外資股比限制。 |
保險業 | 2021年3月,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的決定》修改內容: ①明確外國保險集團公司和境外金融機構準入條件、參照外國保險公司的準入標準設定了外國保險集團公司的準入條件; ②完善股東變更及準入要求; ③保持制度一致性,取消外資股比的限制性規定。 |
資本市場 | ①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機制逐步建立健全(滬港通、深港通、滬倫通等); ②境外機構投資者持續增加對中國資本市場的配置; ③以人民幣計價的資產越來越多地被納入國際指數; ④不斷放開征信、評級、支付等資本市場基礎設施領域的準入限制; ⑤期貨品種對外開放品種增加,開放路徑更加多元,境外投資者參與度穩步提升,我國重要大宗商品定價影響力得到提高。 |
溫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網校-luohui獨立創作完成,未經著作權人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