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維導圖
二、學習筆記
1、中國金融市場的發展現狀:
逐漸形成了一個由貨幣市場、債券市場、股票市場、外匯市場、黃金市場、商品期貨市場和金融衍生品市場等構成的,具有交易場所多層次、交易品種多樣化和交易機制多元化等特征的金融市場體系。
2、主要金融中介機構的業務
機構 | 業務 |
商業銀行 | (1)負債業務。自有資金;存款負債;借款負債 (2)資產業務。現金資產、貸款業務、票據貼現、投資業務等 (3)表外業務。擔保承諾類、代理投融資服務類、中介服務類、其他類等 (4)銀行的中間業務及其與表外業務的關系。 |
證券公司 | 證券經紀業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與證券交易、證券投資活動有關的財務顧問業務,證券承銷與保薦業務,證券自營業務,證券資產管理業務,融資融券業務,證券公司中間介紹業務,私募投資基金業務和另類投資業務等 |
保險公司 | (1)財產保險公司。①機動車保險②企業/家庭財產保險及工程保險(特殊風險保險除外);③責任保險;④船舶/貨運保險;⑤短期健康/意外傷害保險。 (2)人身保險公司。①普通型保險,包括人壽保險和年金保險;②健康保險;③意外傷害保險;④分紅型保險;⑤萬能型保險。人身保險公司擴展類業務包括以下兩項:①投資連結型保險;②變額年金。 |
3、我國金融市場的監管架構:
一委一行兩會: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4、存款準備制度與貨幣乘數
存款準備金制度,是指國家以法律形式規定存款性金融機構所吸收的存款必須按一定比例,向中央銀行繳納一定準備金的制度。
中央銀行發行的基礎貨幣,包括社會流通中的現金和銀行體系中作為準備金的存款。商業銀行可以根據基礎貨幣,創造出倍數的貨幣供給額,其中,基礎貨幣和貨幣供給之間的倍數關系,被稱為貨幣乘數。
5、貨幣政策的概念、措施及目標
概念 | 中央銀行利用其掌握的利率、匯率、借貸、貨幣發行、外匯管理及金融法規等工具,采用的各種控制和調節貨幣供給量或信貸規模的方針、政策和措施的總稱。 |
措施 | 通過“6、貨幣政策工具”進行調節 |
目標 | ①穩定物價;②充分就業;③經濟增長;④國際收支平衡;⑤金融穩定 |
6、貨幣政策工具的概念及分類
概念 | 中央銀行在實施某種貨幣政策時所采取的具體措施或具體的操作方式 | |
分類 | 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 | 存款準備金制度、再貼現政策和公開市場業務 |
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 | 消費者信用控制、證券市場信用控制、不動產信用控制 | |
其他政策工具 | 直接信用控制和間接信用控制等 | |
創新型貨幣政策工具 | 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LO)、常備借貸便利(SLF)、抵押補充貸款(PSL)、中期借貸便利(MLF)以及臨時流動性便利(TLF)等。 |
7、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利率傳導機制 | 貨幣供應量↑→實際利率↓→投資↑→總產出↑ | |
信用傳導機制 | 銀行信貸渠道 | 貨幣供應量↑→銀行存款和貸款↑→投資↑→總產出↑ |
企業資產負債表渠道 | 貨幣供應量↑→股價↑→凈值↑→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貸款↑→投資↑→總產出↑ | |
資產價格傳導機制 | 托賓q理論 | 貨幣供應量↑→股價↑→托賓q↑→投資↑→總產出↑ |
財富效應 | 貨幣供應量↑→股價↑→金融資產價值↑→財務困難的可能性↓→耐用消費品和住宅支出↑→總產出↑ | |
匯率傳導機制 | 貨幣供應量↑→實際利率↓→匯率↓→凈出口↑→總產出↑ |
考點掌握后,也別忘了多做幾道題鞏固一下。點擊進入章節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