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證券從業資格考試看書不懂?做題不會?233網校王佳榮老師講解考試重點,濃縮精華考點,直擊命題核心,免費試聽王佳榮老師精講班課程>>
證券免費題庫:真題實戰演練,必考點 相似題>>下載233網校證券從業APP
2018年金融市場基礎知識第六章考點:風險與金融風險
(一)風險
風險一般被定義為“產生損失的可能性或不確定性”。風險是由風險因素、風險事故和損失的可能性三個要素有機構成的。
(二)金融風險
金融風險也是一種風險,是指金融變量的變動所引起的資產組合未來收益的不確定性。
1.金融風險的特征
(1)隱蔽性。隱蔽性指由于金融機構經營活動的不完全透明性,在其不爆發金融危機時,可能因信用特點而掩蓋金融風險不確定損失的實質。
(2)擴散性。擴散性指由于金融機構之間存在復雜的債權、債務關系,一家金融機構出現危機可能導致多家金融機構接連倒閉的“多米諾骨牌”現象。
(3)加速性。加速性指一旦金融機構出現經營困難,就會失去信用基礎,甚至出現擠兌風潮,這樣會加速金融機構的倒閉。
(4)不確定性。不確定性指金融風險發生需要一定的經濟條件或非經濟條件,而這些條件在風險發生前都是不確定的。
(5)可管理性。可管理性指通過金融理論的發展、金融市場的規范、智能性的管理媒介,金融風險可以得到有效的預測和控制。
(6)周期性。周期性指金融風險受經濟循環周期和貨幣政策變化的影響,呈現規律性、周期性的特點。
2.金融風險的來源
金融風險來源于風險暴露以及影響資產組合未來收益的金融變量變動的不確定性。未來收益有可能受金融變量變動影響的那部分資產組合的資金頭寸稱為風險暴露。風險與暴露如影隨形,緊密結合。沒有風險暴露就沒有風險,也就無所謂金融風險了。同時,暴露與風險又具有不同的內涵,暴露反映的是風險資產目前所處的一種狀態,而風險是一種可能性。風險暴露的程度可以用暴露和風險同時加以刻畫,如貸款的信用風險暴露等于該筆貸款目前的信用暴露與違約損失率的乘積。
不確定性是金融活動中客觀存在的事實,反映了一個特定事件在未來變化有多種可能的結果。不確定性是金融風險產生的根源,不確定性越大,風險也就越大。不確定性可以進一步細分為外在不確定性和內在不確定性。外在不確定性是指生成于某個經濟系統自身范圍之外的風險因子。外在不確定性對整個經濟體系都會帶來影響,導致的風險一般是系統性風險;內在不確定性主要源于經濟體系之內的因素(如主觀決策、獲取信息的不充分性等)造成的不確定性,它具有明顯的個性,可以通過設定合理的規則或投資分散化等方式來降低其產生的金融風險,這些風險都為非系統性風險。
3.金融風險的經濟結果
(1)金融風險對微觀經濟的影響。可能會給微觀經濟主體帶來直接或潛在的經濟損失;影響著投資者的預期收益;增大了交易和經營管理成本;可能會降低部門生產率和資金利用率。
(2)金融風險對宏觀經濟的影響。可能會引起一國經濟增長、消費水平和投資水平的下降;影響著一國的國際收支;可能會造成產業結構不合理、社會生產力水平下降,甚至引起金融市場秩序混亂,對經濟產生嚴重破壞;對宏觀經濟政策的制定和實施產生重大影響。
4.金融風險的分類
金融風險的種類和分類標準很多。按照能否分散,可將金融風險分為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按照會計標準,可將金融風險分為會計風險和經濟風險;按照驅動因素,可將金融風險分為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操作風險、流動性風險等類型。
高頻考點
按照能否分散,可將金融風險分為( )。
I 系統風險
II 會計風險
III 非系統風險
IV 經濟風險
A:I、III
B:II、IV
C:I、IV
D:II、III
答案:A
解題思路: 按照能否分散,可將金融風險分為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