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RSI的計算公式和參數。
RSI的發明者是J.WellesWilder,JR。
RSI的參數是選擇的交易日的天數。計算過程分為3個步驟,以參數等于5為例,具體介紹RSI(5)的計算方法。
第一步,計算價差。先得到包括當天在內的連續6個交易日的收盤價。以每個交易日收盤價減去上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就得到5個數字(價差Change)。這5個數字中有正(比上一天高)也有負(比上一天低)。
第二步,計算總上升波動A、總下降波動B和總波動(A+B)。
A=5價差的數字中正數之和B=5個價差的數字中負數之和X(—1)注意,A和B都是正數。
第三步,計算RSI。RSI(5)=A/(A+B)X 100%
下表是實際計算結果:
A表示5天之內價格向上的波動總量,B代向下波動的總量,A+B表示價格總的波動量。 RSI實際上是表示,向上波動的總量在總的波動量中所占的百分比。如果占的比例大就是強市,否則就是弱市。 RSI的取值是介于0-100之間。
2.RSI的應用法則。
?。?)不同參數的兩條RSI曲線的聯合使用。參數小的PSI被稱為短期RSI,參數大的被稱為長期RSI短期RSI》長期RSI,屬多頭市場;短期RSI《長期RSI,屬空頭市場。
(2)從PSI取值的大小判斷行情。將0-100分成4個區域,區域的劃分如
極強與強的分界線和極弱與弱的分界線應該是不明確的。這條分界線實際上是一個區域。這些數字實際上是對這條分界線的大致描述。
(3)從RSI的曲線形態上判斷行情。當RSI在較高或較低的位置形成頭肩形和多重頂底,是采取行動的信號o
?。?)從RSI與價格的背離判斷行情。RSI處于高位,并形成一峰比一峰低的依次下降的兩個峰,與此同時,價格所對應的是一峰比一峰高的依次上升的兩個峰,這就形成頂背離。這是比較強烈的賣出信號。與這種情況相反的是底背離,應該買入。
4、乖離率(BlAS)
乖離率(BlAS)是描述價格與價格的移動平均線的相距的相對距離。BIAS的計算公式如下:
n日乖離率=(當日收盤價—n日移動平均價)/n日移動平均價x100%
BIAS的原理是離得太遠了就該回頭,因為價格天生就有向心的趨向。另外,價格與需求的關系也是產生這種向心作用的原因。
找到某個正數或負數,BIAS一超過這個正數,就應該考慮拋出;BIAS低于這個負數,就考慮買入。這個正數或負數與3個因素有關:第一,BIAS選擇的參數的大小;第二,選擇的股票類型;第三,不同的時期,分界線的高低也可能不同。
一般來說,參數越大,采取行動的分界線就越大。股票越活躍,選擇的分界線也越大。BIAS形成從上到下的兩個或多個下降的峰,而此時價格還在繼續上升,則這是拋出的信號;BIAS形成從下到上的兩個或多個上升的谷,而此時價格還在繼續下跌,則這是買入的信號。
精選推薦:
2011年證券《投資分析》第一章重點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