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宏觀經濟運行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1、企業(yè)經濟效益
2、居民收入水平
3、投資者對股價的預期
4、資金成本
(二)宏觀經濟變動與證券市場波動的關系
1. GDP變動(長期)上市公司行業(yè)結構與該國產業(yè)結構基本一致的情況下,股票平均價格變動與GDP變化趨勢相吻合。
(1)持續(xù)、穩(wěn)定、高速的GDP增長――證券市場呈上升走勢。
(2)高通脹下的GDP增長――失衡的經濟增長必將導致證券市場行情下跌。
(3)宏觀調控下的GDP減速增長――證券市場呈平穩(wěn)漸升的態(tài)勢 。
(4)轉折性的GDP變動――當GDP負增長速度逐漸減緩并呈現(xiàn)向正增長轉變的趨勢時,證券市場走勢也將由下跌轉為上升;當GDP由低速增長轉向高速增長時,證券市場亦將伴之以快速上漲之勢。(我國實際)1990年至2003年間,我國證券市場指數(shù)趨勢與GDP趨勢基本一致,總體呈上漲趨勢。但部分年份里,股價指數(shù)與GDP走勢也出現(xiàn)了多次背離的現(xiàn)象。
2. 經濟周期變動,經濟總是處在周期性運動中,股價伴隨經濟周期相應地波動,但股價的波動超前于經濟運動,股價波動是永恒的。 證券市場綜合了人們對于經濟形勢的預期,這種預期又必然反映到投資者的投資行為中,從而影響證券市場的價格。
3. 通貨變動
?、贉睾汀⒎€(wěn)定的通貨膨脹對股價的影響較小。通貨膨脹提高了債券的必要收益率,從而引起債券價格下跌。
②如果通貨膨脹在一定的可容忍范圍內持續(xù),而經濟處于景氣(擴張)階段,產量和就業(yè)都持續(xù)增長,那么股價也將持續(xù)上升。
③嚴重的通貨膨脹是很危險的,可能從兩個方面影響證券價格:其一,資金流出證券市場,引起股價和債券價格下跌;其二,經濟扭曲和失去效率,企業(yè)籌集不到必需的生產資金,同時,原材料、勞務成本等價格飛漲,使企業(yè)經營嚴重受挫,盈利水平下降,甚至倒閉。
④政府往往不會長期容忍通貨膨脹存在,因而必然會使用某些宏觀經濟政策工具來抑制通貨膨脹,這些政策必然對經濟運行造成影響。
?、萃ㄘ浥蛎洉r期,并不是所有價格和工資都按同一比率變動,而是相對價格發(fā)生變化。這種相對價格變化引致財富和收入的再分配,因而某些公司可能從中獲利,而另一些公司可能蒙受損失。
?、尥ㄘ浥蛎洸粌H產生經濟影響,還可能產生社會影響,并影響投資者的心理和預期,從而對股價產生影響。
?、咄ㄘ浥蛎浭沟酶鞣N商品價格具有更大的不確定性,也使得企業(yè)未來經營狀況具有更大的不確定性,從而增加證券投資的風險。
?、嗤ㄘ浥蛎泴ζ髽I(yè)的微觀影響表現(xiàn)為:通貨膨脹之初,“稅收效應”、“負債效應”、“存貨效應”、“波紋效應”有可能刺激股價上漲;但長期嚴重的通貨膨脹,必然惡化經濟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股價將受大環(huán)境影響而下跌。
⑨通貨緊縮帶來的經濟負增長,使得股票、債券及房地產等資產價格大幅下降,銀行資產狀況嚴重惡化。而經濟危機與金融蕭條的出現(xiàn)反過來又大大影響了投資者對證券市場走勢的信心。
二、宏觀經濟政策分析
(一)財政政策
1、 財政政策手段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1)國家預算(通過預算安排的松緊影響整個經濟的景氣,調節(jié)供需;財政預算對能源交通等行業(yè)在支出安排上有所側重將促進這些行業(yè)發(fā)展,該行業(yè)及其企業(yè)股票價格隨之上揚)
2)稅收(影響:a、投資者交易成本;b、傳遞政策信號)
3)國債(國債發(fā)行對證券市場資金流向格局有較大影響)
4)財政補貼
5)財政管理體制
6)轉移支付制度
2、財政政策種類(擴張、緊縮、中性)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1)減少稅收,降低稅率,擴大減免稅范圍
?、僭黾邮杖胫苯右鹱C券市場價格上漲;
?、谠黾油顿Y需求和消費支出,企業(yè)利潤增加,促進股票價格上漲。
?、凼袌鲂枨蠡钴S,企業(yè)經營環(huán)境改善,進而降低了還本付息風險,債券價格也將上揚。
(2)擴大財政支出,加大財政赤字
①政府通過購買和公共支出增加商品和勞務需求,激勵企業(yè)增加投入,提高產出水平,于是企業(yè)利潤增加,經營風險降低,將使得股票價格和債券價格上升。
②居民在經濟復蘇中增加了收入,景氣的趨勢更增加了投資者的信心,證券市場和債市趨于活躍,價格自然上揚。特別是與政府購買和支出相關的企業(yè)將最先、最直接從財政政策中獲益,有關企業(yè)的股票價格和債券價格將率先上漲。
?、鄣^度使用此項政策,財政收支出現(xiàn)巨額赤字時,雖然進一步擴大了需求,但卻進而增加了經濟的不穩(wěn)定因素,通貨膨脹加劇,物價上漲,有可能使投資者對經濟的預期不樂觀,反而造成股價下跌。
(3)減少國債發(fā)行(或回購部分短期國債) 國債發(fā)行規(guī)模的縮減,使市場供給量減少,從而對證券市場原有的供求平衡發(fā)生影響,導致更多的資金轉向股票,推動證券市場上揚。
(4)增加財政補貼,財政補貼往往使財政支出擴大,擴大社會總需求和刺激供給增加,從而使整個證券市場的總體水平趨于上漲。
(二)貨幣政策
1、貨幣政策及其作用:
(1)通過調控貨幣供應總量保持社會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平衡
(2)通過調控利率和貨幣總量控制通貨膨脹,保持物價總水平的穩(wěn)定
(3)調節(jié)國民收入中消費與儲蓄的比例
(4)引導儲蓄向投資的轉化并實現(xiàn)資源的合理配置
2、貨幣政策工具
(1)一般性政策工具
A、 法定存款準備金率:通過貨幣乘數(shù)影響貨幣供給,即使是存款準備金的小幅調整,也會引起貨幣供應量的巨大波動
B、 再貼現(xiàn)政策
a、再貼現(xiàn)率: 短期政策效應:通過①影響商業(yè)銀行借入資金成本,影響商業(yè)銀行信用量②傳導機制,導致商業(yè)銀行提高對客戶的貼現(xiàn)率或提高放款利率,調整貨幣供給總量
b、再貼現(xiàn)資格條件:長期政策效用:發(fā)揮抑制或扶持作用,改變資金流向
c、 公開市場業(yè)務:中央銀行在金融市場上公開買賣有價證券(政府債券),調節(jié)市場貨幣供應量
(2)選擇性政策工具
A、 直接信用控制:通過規(guī)定利率限額與信用配額、信用條件限制、規(guī)定金融機構流動性比率和直接干預等方式,直接對金融機構尤其是商業(yè)銀行的信用活動進行控制。
B、間接信用指導:中央銀行通過道義勸告、窗口指導等辦法間接影響商業(yè)銀行等金融機構行為
3、貨幣政策的運作:
緊的貨幣政策:減少貨幣供應量,提高利率,加強信貸控制。
松的貨幣政策:增加貨幣供應量,降低利率,放松信貸控制。
4、貨幣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1)利率(影響明顯,反應迅速)
?、倮适怯嬎愎善眱仍谕顿Y價值的重要依據(jù)之一。利率上升,同一股票的內在投資價值下降,股票價格下跌。
?、诶仕降淖儎又苯佑绊懙焦镜娜谫Y成本,從而影響股票價格。利率低,可以降低公司的利息負擔,增加公司盈利,股票價格也將隨之上升。
③利率降低,部分投資者將把儲蓄投資轉成股票投資,需求增加,促成股價上升。
(2)中央銀行的公開市場業(yè)務 中央銀行大量購進有價證券,使市場上貨幣供給量增加,推動利率下調,資金成本降低,企業(yè)和個人的投資和消費熱情高漲,生產擴張,利潤增加,推動股票價格上漲。 中央銀行的公開市場業(yè)務的運作是直接以國債為操作對象,從而直接關系到國債市場的供求變動,影響到國債市場的波動。
(3)調節(jié)貨幣供應量 中央銀行可以通過存款準備金率和再貼現(xiàn)政策調節(jié)貨幣供應量,從而影響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的資金供求,進而影響證券市場。
(4)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佼斨苯有庞每刂苹蜷g接信用指導體現(xiàn)從松或從緊貨幣政策時,會對證券市場整體走勢產生影響;
②當實行總量控制,通過直接信用控制或間接信用指導區(qū)別對待,反映當時的產業(yè)政策與區(qū)域政策時,會因板塊效應對證券市場產生結構性影響。
(三)收入政策
1、收入政策概述
收入政策目標包括收入總量目標和收入結構目標。 收入總量調控通過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傳導對證券市場產生影響。
2、我國收入政策的變化及其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我國個人收入分配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政策。1979年經濟體制改革以來,我國對勞動者個人實行按勞分配原則;農村實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企業(yè)職工實行按時、按件計酬,還輔以獎金、津貼、補助等分配形式,在經營方式上實行承包制和租賃制。
自1979年以來,對企業(yè)分別實行利潤留成,利潤遞增包干,工資總額與利稅增長掛鉤,第一、第二步利改稅,利稅分流等多項分配制度改革,提高了企業(yè)積累和擴大再生產的積極性。
黨的十六大報告明確了一切合法的勞動收入和合法的非勞動收入都應該得到保護。在論述分配制度時突破性地指出:“確立資本、勞動、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nbsp;技術作為生產要素的收入可分為三個層次:一是技術勞動收入,二是技術專利轉讓收入,三是技術入股收入。技術專利有償轉讓的收入也是勞動收入。技術入股如果大幅度提高經濟效益,則可獲得較大的技術股收入,屬于合法的非勞動收入。
三、國際金融市場環(huán)境對證券市場的影響分析
(一 )國際金融市場動蕩通過人民幣匯率預期影響證券市場
(二)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加大了我國宏觀經濟增長目標的難度,從而從宏觀面和政策面間接影響證券市場的發(fā)展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