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直達>>2024年《中級經濟基礎》第一部分考前必會考點20個匯總
考點1 國際貿易理論的演變
1.絕對優勢理論 | (英國)亞當?斯密 18世紀提出 | 各國在生產技術上的絕對差異導致勞動生產率和生產成本的絕對差異,這是國際貿易和國際分工的基礎。 |
2.比較優勢理論 | (英國)大衛?李嘉圖 19世紀初提出 | 決定國際貿易的因素是兩個國家產品的相對生產成本。 |
3.要素稟賦理論 | (瑞典)赫克歇爾-俄林20世紀初提出 | 各國應該集中生產并出口那些能夠充分利用本國充裕要素的產品,進口那些需要密集使用本國稀缺要素的產品。 |
4.規模經濟貿易理論(當代貿易理論) | (美國)克魯格曼20世紀60年代提出 | 解釋相似資源儲備國家之間和同類工業品之間的雙向貿易現象. |
考點2 影響進出口貿易的因素
1、影響出口貿易因素
①自然資源的豐裕程度
②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的高低
③匯率水平的高低
④國際市場需求水平和需求結構變動
2、影響進口貿易的因素
①一國的經濟總量與總產出水平
②匯率水平
③國際市場商品的供給情況和價格水平的高低
考點3 政府對進、出口貿易的干預
對進口的干預 | 關稅壁壘 | 征收高額進口關稅 | |
非關稅壁壘 | 進口配額制、自愿出口限制、歧視性公共采購、技術標準和衛生檢疫標準 | ||
對出口的干預 | 出口補貼 | 直接補貼 | 直接以現金形式彌補國內外市場的差價 |
間接補貼 | 出口退稅、出口信貸等 |
考點4 傾銷的界定和反傾銷措施分析
傾銷的界定 | 傾銷:出口商以低于正常價值的價格向進口國銷售產品,并因此給進口國產業造成損害的行為。 |
反傾銷措施(屬于貿易救濟措施) | 反傾銷稅在正常海關稅費之外,進口國主管機關對確認傾銷產品征收的一種附加稅 反傾銷稅稅額不得超過所裁定的傾銷幅度 反傾銷稅納稅義務人是傾銷產品的進口商,出口商不得直接或間接替進口商承擔反傾銷稅 |
考點5 財政的三大職能
1、資源配置職能:確定公共需要范圍、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為公共工程提供資金保障、調節社會投資方向、提高投資效率。
2、收入分配職能:加強稅收調節、發揮財政轉移支付作用、提供公共衛生防疫、福利設施與服務、保障性住房。
3、經濟穩定和發展職能:通過財政活動對生產、消費、投資和儲蓄等發生影響,達到穩定和發展經濟的目的。
考點6 量財政支出規模的指標
絕對規模 | 可以按當年價格、不變價格來反映。從趨勢上看,總量是不斷增長的。 | |
相對規模 | 當年財政支出占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 | 反映政府干預經濟的程度 |
當年中央財政支出占全國財政支出的比重 | 反映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的控制程度 | |
人均財政支出 | 反映人均享受的公共服務水平 |
考點7 財政支出規模增長的理論解釋
一、政府活動擴張法則——(德國)瓦格納3個原因市場擴張、外部效應、經濟的增長
二、梯度漸進增長理論——(英國)皮考克和魏斯曼內在原因講稅收;外在原因講突變。
三、經濟發展階段增長理論——(美國)馬斯格雷夫【初期:基礎設施,政府比重高;中期:私人比重高;成熟進一步提高】
四、非均衡增長理論——(美國)鮑莫爾【進步部門:技術起決定作用,生產率不斷提高;非進步部門:勞動,慢】
五、公共選擇學派的解釋——選民、政治家、官僚行為及民主制度的特征
考點8 稅收的職能:
1.財政職能也稱收入職能 2.經濟職能也稱調配職能 3.監督職能
考點9 拉弗曲線與征稅的限度
拉弗曲線:描述稅率與稅收收入或經濟增長之間關系(美國經濟學家阿瑟 ?拉弗)
基本含義:保持適度的宏觀稅負水平是促進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條件。
拉弗曲線提示各國政府:征稅有“禁區”,要注意涵養稅源。
考點10 稅負轉嫁的方式
前轉(順轉)-最典型和最普遍 | 通過提高商品價格的方法,向前轉移給商品的購買者或者最終消費者。前轉是稅收轉嫁最典型和最普遍的形式,多發生在流轉稅上。 |
后轉(逆轉) | 納稅人通過壓低進價,將繳納的稅收轉給商品或生產要素供給者。 |
混轉(散轉) | 納稅人既可以把稅負轉嫁給供應商,又可以把稅負轉嫁給購買者,實際上是前轉和后轉的混合方式。 |
消轉 —特殊的稅收轉嫁形式 | 通過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等措施降低成本、增加利潤來抵消稅負。 實際上稅負并沒有轉嫁,而是由納稅人自己負擔。 |
旁轉(側轉) | 轉嫁給購買者或者供應者以外的其他人 |
稅收資本化(資本還原)-土地交易 | 生產要素購買者將所購買的生產要素未來應當繳納的稅款,通過從購入價格中預先扣除(壓低生產要素購買價格)的方法,向后轉嫁給生產要素的出售者。 |
考點11 影響稅負轉嫁的因素
1.應稅商品供給與需求的彈性:決定稅負轉嫁狀況的關鍵因素;[彈性大不易轉嫁]
2.課稅商品的性質:生活必需品(需求彈性小),稅負容易轉嫁;非生活必需品(需求彈性大),稅負不易轉嫁。
3.課稅與經濟交易的關系:通過經濟交易過程、間接對納稅人征收的稅,容易轉嫁; 如對商品或者勞務征收的增值稅、消費稅。與經濟交易無關、直接對納稅人課征的稅,不容易轉嫁; 如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
4.課稅范圍的大小:課稅范圍越廣泛,稅負容易轉嫁;課稅范圍越狹窄,稅負不容易轉嫁。
5.商品的競爭程度:商品的競爭程度越高越難以轉嫁。
考點12 稅收分類
(1)按課稅對象的不同,分為貨物與勞務稅、所得稅、財產稅、資源稅和行為稅。
(2)按計量標準劃分,分為從價稅和從量稅。
(3)按稅收與價格的關系劃分,分為價內稅和價外稅。
(4)按稅負能否轉嫁劃分,分為直接稅和間接稅。
(5)按稅收管理權限和使用權限分類,分為中央稅、地方稅以及中央和地方共享稅。
考點13 增值稅稅率
一般納稅人,目前有13%、9%、6%和0共四檔稅率。(高頻,見下表)小規模納稅人和特定一般納稅人,均按3%的征收率計征;但銷售自行開發、取得、自建的不動產以及不動產經營租賃服務按5%計征。
稅率 | 詳情 |
13% | (1)銷售或者進口貨物,除列舉 9%稅率的以外。 (2)提供有形動產租賃服務,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和應稅服務,除適用低稅率范圍 |
9% 高頻 | (1)銷售或者進口貨物: √生活必需品:糧食在內的農產品、自來水、暖氣、石油液化氣、天然氣、食用植物油、冷氣、熱水、煤氣、居民用煤炭制品、沼氣、食用鹽; √農業生產資料:農機(整套設備)、飼料、農藥、農膜、化肥; √文化用品:圖書、報紙、雜志、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 √其他:二甲醚和國務院規定的其他貨物; (2)提供交通運輸、郵政、基礎電信、建筑、不動產租賃服務、銷售不動產、轉讓土地使用權 |
6% 高頻 | √提供增值電信服務、金融服務、生活服務 √除不動產租賃以外的現代服務 √除轉讓土地使用權之外的銷售無形資產 |
考點14關稅
征稅對象 | 準許進出境的貨物和物品。貨物是指貿易性商品。物品是指入境旅客隨身攜帶的物品等等。 |
納稅人 | 進口貨物的收貨人、出口貨物的發貨人、進出境物品的所有人,是關稅的納稅人。 |
稅率 | 進口關稅設置最惠國稅率、協定稅率、特惠稅率、普通稅率、關稅配額稅率等; 出口關稅設置出口稅率。 |
考點15 個人所得稅
綜合所得 | ①工資、薪金所得;②勞務報酬所得;③稿酬所得;④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居民按納稅年度合并計算個人所得稅; 非居民個人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 | 適用3%-45%的超額累進稅率 |
其他 | ⑤經營所得; | 適用5%-35% 的超額累進稅率 |
⑥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⑦財產租賃所得; ⑧財產轉讓所得; ⑨偶然所得。 | 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20% | |
專項附加扣除 | ①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②子女教育③繼續教育④大病醫療⑤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⑥贍養老人 |
考點16 房產稅
征稅范圍 | 城市、縣城、建制鎮和工礦區的房屋。 不包括:農村房屋。獨立于房屋之外的建筑物,如圍墻、煙囪、水塔、菜窯、室外游泳池等。 |
稅率 | (1)從價計征,稅率為1.2% (2)從租計征,稅率為 12% |
計稅依據 | (1)從價計征—是以房產余值為計稅依據:房產稅依照房產原值一次減除 10%-30% 后的余值計算繳納。具體減除幅度,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沒有房產原值作為依據的,由房產所在地稅務機關參考同類房產核定。 (2)從租計征——以房屋出租取得的租金為計稅依據:計征房產稅的租金收入不含增值稅。 |
考點17 車船稅
征稅范圍 | 車船稅和征稅范圍是指在中國境內規定的車輛、船舶。 |
稅目 | 1.乘用車;2.商用車;3.掛車;4.其他車輛;5.摩托車;6.船舶。【前5個講車輛,加最后一個船】 |
稅率 | 車船稅實行定額稅率,即對征稅的車船規定單位固定稅額 |
計稅依據 | 乘用車,商用車,客車,摩托車,其他車輛,機動船舶,游艇。 車船稅計稅單位包括:1.“每輛”;2.“整備質量每噸”;3.“凈噸位每噸”;4.“艇身長度每米”。 |
考點18我國政府預算體系
1.一般公共預算 | (能夠統籌安排使用)——政府預算體系的基礎 |
2.政府性基金預算 | 政府通過向社會征收基金、收費以及出讓土地、發行彩票等方式取得收入。專項用于支持特定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 管理原則是:以收定支、專款專用、結余結轉下年繼續使用。 |
3.國有資本經營預算 | 支出:按照當年預算收入規模安排,不列赤字。核心是調整國家和國有企業之間的分配關系 |
4.社會保險基金預算 | 專項基金,專款專用,單獨編報。社會保險基金不能平衡財政預算,財政預算可補助社會保險基金。 |
考點19 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的主要內容之現行中央地方收入劃分
中央收入 | ①關稅,消費稅; ②海關代征消費稅和增值稅,出口退稅; ③各銀行總行、各保險公司總公司等集中繳納的收入(包括利潤和城市維護建設稅); ④證券交易印花稅;【這個是講金融市場的問題,屬于國家的宏觀調控,即歸屬中央;個人證券交易收益所得稅、分紅所得稅和印花稅是三個不同稅種。】 ⑤車船(2個,指合計理由,記住后面兩個):車輛購置稅,船舶噸稅; ⑥未納入共享范圍的中央企業所得稅; ⑦中央企業上繳的利潤。 |
地方收入 | (1)地方企業上繳利潤; (2)城鎮土地使用稅; (3)城市維護建設稅(不含各銀行總行、 各保險公司總公司集中繳納的部分);(4)房產稅、車船稅、印花稅(不含證券交易印花稅)、 耕地占用稅、契稅、煙葉稅、土地增值稅、國有土地有償使用收入。 |
中央和地方 共享收入 | (1)增值稅:中央 50%、地方 50%; (2)納入共享范圍的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中央 60%、地方分享 40%; (3)資源稅:海洋石油資源稅歸中央,其余資源稅歸地方。 |
考點20財政政策的工具
財政政策的工具 | 社會總供給 < 社會總需求,經濟過熱 | 社會總供給 > 社會總需求,經濟蕭條 |
1.預算政策 | 縮小支出規模,保持預算盈余的做法來抑制社會總需求。 | 擴大支出規模、保持一定赤字規模的做法來擴大社會總需求。 |
2.稅收政策 | 提高稅率、減少稅收優惠等途徑增加稅收,減少企業和個人可支配收入;抑制企業和個人的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降低社會總需求。 | 減少稅收,增加社會總需求。 增加稅收優惠 |
3.公債政策 | 增加長期國債、提高利率 | 增加短期國債、降低利率 |
4.公共支出 | 經濟過熱時,降低公共支出水平。 | 經濟蕭條時,提高公共支出水平。 |
5.政府投資政策 | 經濟過熱時,降低投資支出水平; | 經濟蕭條時,提高投資支出水平。 |
6.財政補貼政策 | 經濟過熱時,減少財政補貼支出 | 經濟蕭條時,增加財政補貼支出 |
考前沖刺推薦
一、考前10頁紙鎖定核心考分
中級經濟師考前10頁紙考前助力沖刺,根據歷年考情,精心篩選恒重“核心點”,每個考點都經過了反復推敲,是專門針對2024年考期整理的核心資料!可以幫助你在考前沖刺階段,科學高效掌握各個章節核心考點!
包含科目:中級經濟基礎、中級人力資源、中級工商管理、中級金融。
二、真題估分 考前助力沖刺 考后及時估分
現在加入【真題估分】微信群,你可以獲得:
■每日真題分享:在考前(11月11-15日),每日群里分享1套基礎真題。
■考后:及時獲取真題估分入口、直播解析、真題更新進度提醒等
溫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網校-oyjl獨立創作完成,未經著作權人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