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1日中級經濟基礎知識下午場考試已結束,學霸君特整理了本場真題考點——社會保險、比率分析法、緊縮性財政政策、供給曲線、中位數、會計循環,供大家參考!每年的考點都是“萬變不離其宗”,希望大家好好利用!
2023年中級經濟基礎真題考點:31-36個
考點31:社會保險
社會保險主要目的:
①為了防止個人在現在與將來的安排上因選擇不當而造成貧困,如退休養老問題。
②防范某些不可預見的風險,如事故、疾病等。
③減少由于市場經濟的不確定性而產生的風險和困難,如失業等。
我國社會保險的主要項目:①基本養老保險;②基本醫療保險;③工傷保險;④失業保險;⑤生育保險。
【考察考點】第十二章第五節——社會保障支出
【考點歸屬班級】葛廣宇-教材精講班-第43講 購買性支出、轉移性支出
考點32:比率分析法
1.比率分析法的含義
(1)將會計報表及有關資料中兩項彼此相關聯的項目加以比較,通過計算關聯項目的比率;
(2)揭示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確定經濟活動變動程度的一種分析方法。
2.只采用絕對值對比不能深入揭示企業財務管理活動的內在矛盾,而采用相對值對比則能做到這一點。
3.常用的三種財務比率
【考查考點】第三十一章 財務報表分析—財務報表分析的基本方法
【考點歸屬班級】葛廣宇-精講班-第115講
考點33:緊縮性財政政策
考點內容:通貨膨脹的治理措施主要有【緊縮的需求政策】和【積極的供給政策】。
1.緊縮的需求政策:(1)限制支出、減少需求,即增收節支,減少赤字。(2)一般包括以下措施:①減少政府支出;②增加稅收;③發行公債:政府發行公債后,可以利用"擠出效應"減少民間部門的投資和消費,抑制社會總需求。
2.緊縮性貨幣政策
(1)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減少貨幣供給量。
(2)提高再貼現率
①提高再貼現率可以增加商業銀行借款成本,迫使商業銀行提高貸款利率和貼現率,令企業因貸款成本增加而減少投資,貨幣供給量隨之減少。
②提高再貼現率還可以影響公眾的預期,達到鼓勵增加儲蓄、減緩通貨膨脹壓力的作用。
(3)公開市場操作:通貨膨脹時期,中央銀行一般會通過公開市場向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出售有價證券,從而達到緊縮信用、減少貨幣供給量的目的。
【考查考點】第十八章-貨幣供求與貨幣均衡-四、通貨膨脹
【考點歸屬班級】葛廣宇-教材精講班-第71講 通貨膨脹
考點34:供給曲線
1.供給曲線是用于描述供給量和價格之間關系的曲線。
2.供給數量變動(即點的移動)
結合下頁課件圖示掌握:
(1)假定其他因素不變,只考慮供給和價格的關系,供給量的變化是沿著既定的供給曲線進行的。
(2)供給曲線是向右上方傾斜的曲線。
【圖示】供給曲線(供給數量變動):P代表價格,Q 代表供給量,SS為供給曲線。
3.供給變動(即線的移動)
結合下頁課件圖示掌握:
(1)假定價格不變,由于價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成本等發生變動而引起供給的變動,這種變動表現為供給曲線的位移。
(2)供給增加(如由于產品成本下降引起),供給曲線向右平移;供給減少,供給曲線向左平移。
【圖示】供給數量變動和供給變動的區別
【考查考點】第二章 市場需求、供給與均衡價格—供給曲線
【考點歸屬班級】葛廣宇-教材精講班-第3講
考點35:中位數
1.定義
(1)把一組數據按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的順序進行排列,位置居中的數值叫作中位數,用Me表示。
(2)中位數將數據分為兩部分,其中一半數據小于中位數,另一半數據大于中位數。
2.計算公式
設一組數據為X1,X2,…,Xn,按從小到大順序為X(1),X(2),…,X(n),則中位數為:
3.結論
(1)中位數是一個位置代表值,主要用于順序數據和數值型數據,但不適用于分類數據。
(2)中位數的優點:
①不受極端值的影響,抗干擾性強;
②尤其適于收入這類偏斜分布的數值型數據。
【考查考點】第二十四章 描述統計-第一節 集中趨勢的測度-中位數
【考點歸屬班級】葛廣宇-教材精講班-第89講
考點36:會計循環
會計的最終目的是向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進行決策的信息,會計信息是通過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四個環節生成的。會計上將按照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為主要環節的會計基本程序及相應方法稱為會計循環,會計工作就是依照這一程序不斷重復、循環進行的。
【考查考點】第二十九章 會計循環
【考點歸屬班級】葛廣宇-教材精講班-第89講
溫馨提示:考試結束后,建議考生在考后盡快地進行估分,以免由于時間過久,忘記自己的考試答案,從而造成估分的誤差!
學霸君也歡迎各位考生朋友在考后來233網校對對答案,講講試題。當然,如果你還記得部分試題的話,也可以添加學霸君微信ks233wx2將試題分享出來,233網校會及時安排老師進行直播講解!直播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