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1日中級經濟基礎知識下午場考試已結束,學霸君特整理了本場真題考點——標準分數、民商法、專利權的保護、現行中央財政與地方財政收入劃分、引致需求、票據市場、房產稅稅率、發票管理、中央銀行制度、中間業務,供大家參考!每年的考點都是“萬變不離其宗”,希望大家好好利用!
2023年中級經濟基礎真題考點:11-20個
考點11:標準分數
1.含義:(1)在統計上,均值和標準差不同時,不同變量的數值是不能比較的。(2)但是,每個數值在變量分布中相對于均值的相對位置是可比的。(3)標準分數可以給出數值距離均值的相對位置,計算方法是用數值減去均值所得的差除以標準差。
2.計算公式
3.結論
(1)標準分數也稱為Z分數,是統計上常用的一種標準化方法。
(2)轉變后的標準分數并沒有改變數值在原分布中的位置,也沒有改變數據原分布的偏度。
(3)標準分數的平均數為0,標準差為1。
4.在實際應用中,當數據服從對稱的鐘形分布時,可以運用經驗法則來判斷與均值的距離在特定倍數標準差之內的數據項所占比例。
(1)經驗法則表明:
①約有68%的數據與平均數的距離在1個標準差之內;
②約有95%的數據與平均數的距離在2個標準差之內;
③約有99%的數據與平均數的距離在3個標準差之內。
(2)對于服從對稱的鐘形分布的標準分數:
①約有68%的標準分數在[-1,+1]范圍內;
②約有95%的標準分數在[-2,+2]范圍之內;
③約有99%的標準分數在[-3,+3]范圍之內。
【考查考點】第二十四章 描述與統計
【考點歸屬班級】葛廣宇-精講班-第91講
考點12:民商法
民商法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發揮著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在對市場經濟進行規制的法律體系中,民商法處于基本法的地位。
民法是市場經濟基本法,商法主要調整市場力量發揮作用的經濟領域。
1、商法中的合伙企業法律制度、公司法律制度、外商投資法律制度、破產法律制度等,進一步對市場主體予以構造、規范和保護。
2、人類要進行物質資料的生產,首先要完成人與生產資料的結合,這種結合具體體現為人對財產的支配關系,在法律上就表現為物權法律制度。
知識產權法律制度作為調整無形的智力成果的支配關系的法律制度,也屬于調整財產支配關系的范圍。
物權法律制度和知識產權法律制度通過調整各種社會物質財富的歸屬和利用關系,直接影響社會生產的過程和社會的經濟結構。
3、合同法律制度為各種財貨與服務交易提供法律保障。
4、商法中的票據法、證券法、海商法、保險法等法律制度,進一步對市場交易關系進行規范。
【考查考點】第三十三章 法律對經濟關系的調整
【考點歸屬班級】鄭偉-精講班-第120講
考點13:專利權的保護
(1)保護范圍。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及附圖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表示在圖片或者照片中的該產品的外觀設計為準,簡要說明可以用于解釋圖片或者照片所表示的該產品的外觀設計。
(2)保護期限。發明專利權的期限為20年,實用新型專利權的期限為10年,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期限為15年,均自申請日起計算。
專利權期限屆滿而終止。在期限屆滿之前,專利權可因下列原因而提前終止:沒有按照規定繳納年費或者專利權人以書面聲明放棄其專利權的。專利權在期限屆滿前終止的,由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登記和公告。
(3)專利侵權行為。專利侵權行為是指在專利權有效期內,未經專利權人許可,為生產經營目的而實施專利的行為。侵權的具體形式有:①為生產經營目的制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權人的專利產品。②為生產經營目的使用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權人的專利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③為生產經營目的制造、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外觀設計專利權人的外觀設計專利產品。④假冒他人專利。
(4)專利侵權的法律責任。侵犯專利權人專利權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愿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可以責令侵權人立即停止侵權行為,當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處理通知之日起15日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侵權人期滿不起訴又不停止侵權行為的,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考查考點】第三十七章 其他法律制度-專利權的保護
考點14:現行中央財政與地方財政收入劃分
中央收入:①關稅、海關代征消費稅和增值稅;②消費稅;③各銀行總行、各保險公司總公司等集中交納的收入(包括利潤和城市維護建設稅);④證券交易印花稅;⑤車輛購置稅、出口退稅、船舶噸稅⑥未納入共享范圍的中央企業所得稅、中央企業上繳的利潤等。
中央地方共享收入:①增值稅:中央分享50%、地方分享50%;②納入共享范圍的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中央分享60%,地方分享40% ;③資源稅:海洋石油資源稅為中央收入,其余資源稅為地方收入;
地方收入:①地方企業上繳利潤;②城鎮土地使用稅;③城市維護建設稅(不含各銀行總行、各保險公司總公司集中交納的部分);④房產稅;⑤車船稅;⑥印花稅(不含證券交易印花稅);⑦耕地占用稅、契稅,煙葉稅,土地增值稅,國有土地有償使用收入。
【考查考點】第十六章財政管理體制-現行中央財政與地方財政收入劃分
【考點歸屬班級】葛廣宇-教材精講班-64講
考點15:引致需求
(一)生產者對生產要素的需求是一種引致需求
1.對生產要素的需求稱為“引致需求”或者“派生需求”。
(1)在生產要素市場上,需求者是生產者或廠商,供給者是消費者或居民。
(2)生產者對勞動、土地等生產要素的需求是從消費者對最終消費品的需求中間接派生出來的。
2.引致需求的概念反映了生產要素市場和產品市場之間的聯系。
(1)生產者對生產要素的需求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量。
(2)不但消費者的需求曲線會影響生產要素的價格,生產者在產品市場和生產要素市場上所處的市場狀態也會影響生產要素的需求,并最終影響生產要素的價格。
(二)生產者對生產要素的需求是一種聯合需求
1.聯合需求或稱為復合需求,即對生產要素的需求具有相互依賴性,各種生產要素要共同發揮作用才能生產最終產品。
2.聯合需求的重要結果:
(1)每一種生產要素的需求數量將取決于所有生產要素的價格,同時受到其他生產要素需求數量的影響。
(2)反之,這種生產要素的需求量和價格也會影響其他生產要素的需求。
(3)例如:對煉鋼爐需求的增加,可能導致對煉鋼工人需求的上升。
3.各生產要素之間的互補性和替代性
(1)各生產要素之間存在互補性。
【舉例】煉鋼廠工人太少,則煉鋼爐的效率就不能完全發揮出來。
(2)各生產要素之間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性。
【舉例】當煉鋼設備價格下降時,企業可以增加設備的投入,以替代工人,對煉鋼工人的需求可能會有所下降。
(3)生產要素間能否替代、如何替代、替代程度的大小,不同企業需要具體分析。
【考查考點】第五章 生產要素市場理論-第一節 生產者使用生產要素的原則-引致需求
【考點歸屬班級】葛廣宇-教材精講班-第15講
考點16:票據市場
(1)是以各種票據為媒介進行資金融通的市場。
(2)按票據種類分類:
①商業票據市場;
②銀行承兌匯票市場;
③銀行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市場;
④短期以及融資性票據市場。
【提示】商業票據市場和銀行承兌匯票市場是票據市場中最主要的兩個子市場。
(3)銀行承兌匯票是銀行信用和商業信用的結合。
(4)商業票據
①含義
a.商業票據是一種短期無擔保證券;
b.是由發行人(一般為信譽度高、實力雄厚的大公司)為了籌措短期資金或彌補短期資金缺口;
c.在貨幣市場上向投資者發行并承諾在將來一定時期償付票據本息。
②商業票據是以企業間的直接信用作為保證。
(5)銀行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
①含義:是由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為了吸引存款而發行的一種不記名的存款憑證,它是認購人對銀行提供的信用。
②特點
a.不記名;
b.屬于批發性質的金融工具,存單的金額由發行銀行確定,一般都比較大;
c.利率既可固定,也可浮動。
【考查考點】第二十章商業銀行與金融市場-第二節 金融市場-金融市場的結構
【考點歸屬班級】葛廣宇-教材精講班-第78講
考點17:房產稅稅率
1.我國現行房產稅采用比例稅率。
2.從價計征和從租計征實行不同標準的比例稅率。
(1)從價計征的,稅率為1.2%。
(2)從租計征的,稅率為12%。
【考查考點】第十四章 稅收制度 房產稅
【考點歸屬班級】葛廣宇-教材精講班-59講
考點18:發票管理
(1)增值稅專用發票
①由基本聯次或者基本聯次附加其他聯次構成。
②基本聯次分為三聯:發票聯、抵扣聯和記賬聯。
a.發票聯作為購買方核算采購成本和增值稅進項稅額的記賬憑證;
b.抵扣聯作為購買方報送主管稅務機關認證和留存備查的憑證;
c.記賬聯作為銷售方核算銷售收入和增值稅銷項稅額的記賬憑證。
③其他聯次用途,由一般納稅人自行確定。
(2)增值稅普通發票包括折疊票和卷票兩種。
①增值稅普通發票(折疊票)的格式、字體、欄次、內容與增值稅專用發票完全一致,按發票聯次分為兩聯票和五聯票兩種。
②基本聯次為兩聯,第一聯為記賬聯,銷貨方用作記賬憑證;第二聯為發票聯,購貨方用作記賬憑證。
③在基本聯次后添加了三聯的附加聯次,即五聯票,供納稅人選擇使用。
(3)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的開票方和受票方需要紙質發票的,可以自行打印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的版式文件,其法律效力、基本用途、基本使用規定等與稅務機關監制的增值稅普通發票相同。
【考查考點】第十四章 稅收制度-發票管理
【考點歸屬班級】葛廣宇-教材精講班-第53講
考點19:中央銀行制度
中央銀行制度,是指由中央銀行代表國家管理一國金融業,并以其為核心構成商業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為融資媒體的金融體制。
必要性:(1)集中貨幣發行權的需要;(2)經理國庫和為政府籌措資金的需要;(3)管理金融業的需要;(4)國家對社會經濟發展實行干預的需要。在貨幣經濟和信用經濟高度發達的當代,中央銀行通過調節貨幣供給、控制信用規模,可以對諸如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等宏觀經濟問題產生有效的影響力。
【考查考點】第十九章中央銀行與貨幣政策--中央銀行制度
考點20:中間業務
1.中間業務的含義
(1)是指商業銀行不使用自己的資金而為客戶辦理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項,并從中收取手續費的業務;
(2)是商業銀行作為“支付中介”而提供的金融服務,也稱為無風險業務。
2.具體類型
【考查考點】第二十章-商業銀行中間業務
【考點歸屬班級】葛廣宇-教材精講班-第76講
溫馨提示:考試結束后,建議考生在考后盡快地進行估分,以免由于時間過久,忘記自己的考試答案,從而造成估分的誤差!
學霸君也歡迎各位考生朋友在考后來233網校對對答案,講講試題。當然,如果你還記得部分試題的話,也可以添加學霸君微信ks233wx2將試題分享出來,233網校會及時安排老師進行直播講解!直播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