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不正當競爭行為直接侵害的是( )。
A.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
B.消費者的利益
C.社會公共權益
D.國家利益
答案:A
解析:考核第36章第5節反不正當競爭法。不正當競爭行為直接侵害的是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
12.下列財產中,可以使用善意取得制度的是( )。
A.黃金
B.不記名證券
C.槍支彈藥
D.麻醉藥
答案:B
解析:考核第33章中的善意取得。禁止或者限制流通物不適用善意取得制度,例如,槍支彈藥、黃金、麻醉品等。貨幣和不記名證券適用善意取得制度。
1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不包括( )
A.賠禮道歉
B.繼續履行
C.支付違約金
D.違約損害賠償
答案:A
解析:法律調整的對象是社會再生產過程中形成的各種關系。考核第32章第1節中法律的含義。
14.在資本物品交易中,生產要素購買者將所購買的生產要素未來應當納稅的稅款,通過從購入價格中預先扣除(壓低生產要素購買價格)的方法,向后轉嫁給生產要素的出售者,這種稅收轉嫁稱為( )。
A.后轉
B.前轉
C.稅收資本化
D.消轉
答案:C
解析:考核第13章第3節。本題關注題干中的“未來”可選擇“稅收資本化”。
15.實行價格歧視的基本原因是( )。
A.不同市場上的邊際收益相等并且等于邊際成本
B.不同市場上的平均收益相等并且等于邊際成本
C.不同市場上的邊際收益相等且大于邊際成本
D.不同市場上的平均收益相等并且小于邊際成本
答案:A
解析:實際價格歧視的基本原則是邊際收益相等且等于邊際成本。考核第4章第3節。
16.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愿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額稱為( )。
A.可變現凈值
B.公允價值
C.現值
D.價格
答案:B
解析:本題通過“公平交易”與“公允價值”的關聯選擇。考核第28章會計循環中第2節。會計計量屬性包括5種。
17.下列企業經濟業務產生的現金變動中,屬于經營活動產生現金流量的是( )。
A.處置固定資產收到現金
B.取得投資收益收到現金
C.向銀行借款收到現金
D.銷售商品收到現金
答案:D
解析:考核第29章第4節。銷售商品收到的現金屬于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處置固定資產收到的現金屬于投資活動;取得投資收益收到的現金屬于投資活動;向銀行收到的現金屬于籌資活動的現金。
18.在生產者利潤最大化條件下,生產者使用要素的原則是( )。
A.邊際要素成本等于最大權益產品
B.邊際物質產品等于邊際產品價值
C.平均要素成本等于平均收益產品
D.邊際要素成本等于邊際收益產品
答案:D
233網校解析:考核第5章。所有的生產者使用要素的原則:在一定時間內,在一定條件下,根據企業內部的生產狀況和市場情況、確定要素的使用量,以實現利潤最大化,即:邊際收益產品=邊際要素成本。
19.我國資產負債表采用的編制格式是( )。
A.賬戶式
B.報告式
C.單步式
D.多步式
答案:B
解析:考核第29章第2節。資產負債表的格式有賬戶式和報告式。我國采用的是賬戶式。
20.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關于經營者義務的說法,錯誤的是( )。來源:233網校
A.經營者對消費者在承擔提供真實信息的義務
B.經營者承擔不得侵犯消費人格權的義務
C.經營者對一切商品都承擔7日內無理由退貨義務
D.經營者依法承擔“三包”義務
答案:C
解析:考核第36章第3節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關于經營者義務的說法錯誤的是C經營者對一切商品都承擔無理由退貨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