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考題解析
全科考題解析:經濟師《中級基礎知識》歷年考題解析匯總
一、單項選擇題
1.(2010年)下列作品中,《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不予保護的是( )。
A.建筑作品
B.工程設計圖
C.民間文學藝術作品
D.時事新聞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著作權不予保護的對象,包括:①違禁作品;②官方文件;③時事新聞;④歷法、通用數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提示】此知識點新教材未涉及。
2.(2010年)下列行為中,不屬于商業賄賂的是( )。
A.在賬外給中間人傭金
B.在賬外暗中給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回扣
C.對方單位或個人在賬外暗中收受回扣
D.以明示方式給對方折扣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商業賄賂行為。經營者銷售或者購買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給對方折扣,可以給中間人傭金。在賬外暗中給予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回扣的,以行賄論處;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在賬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賄論處。只有選項D不屬于商業賄賂。
3.(2010年)下列權利中,不屬于著作財產權的是( )。
A.復制權
B.保護作品完整權
C.發行權
D.改編權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著作財產權的內容,包括復制權、發行權、出租權、展覽權、表演權、放映權、廣播權、信息網絡傳播權、攝制權、改編權、翻譯權、匯編權、應當由著作權人事有的其他權利、許可使用權、轉讓權、獲得報酬權等。選項B屬于著作人身權的內容。
【提示】此知識點新教材未涉及。
4.(2010年)國際羊毛局注冊并負責管理的純羊毛標志屬于( )商標。
A.服務
B.證明
C.商品
D.集體
【答案lB
【解析】本題考查證明商標。證明商標是措由對某種商品或者服務具有監督能力的組織所控制,而由該組織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使用于其商品或者服務,用以證明該商品或者服務的原產地、原料、制造方法、質量或者其他特定品質的標志。國際羊毛局注冊并負責管理的純羊毛標志就是著名的證明商標。
【提示】此知識點新教材未涉及
5.(2010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壟斷行為不包括( )。
A.通謀投標行為
B.經營者達成壟斷協議
C.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經營者以不公平的高價銷售商品
D.具有或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的經營者集中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壟斷行為的種類。壟斷行為的種類包括:經營者達成壟斷協議、經營者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的經營者集中、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只有選項A不是壟斷行為。
【提示】此知識點新教材未涉及
6.(2010年)授予發明專利權的條件不包括( )。
A.新穎性
B.富有美感
C.創造性
D.實用性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授予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的條件,包括: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選項B屬于授予外觀設計專利的條件。
7.(2011年)關于商標注冊的說法,錯誤的是{)。
A.未經商標注冊人許可。法律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形式使用注冊商標
B.國家規定必須使用注冊商標的商品,術經核準注冊的,不得在市場銷售
C.未經注冊的商標可以使用,但是使用人不享有專有權
D.我國商標注冊采用自愿注冊和強制注冊相結合,以自愿原則為主的制度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商標注冊的相關內容。選項A說法太絕對。
8.(2011年)根據《專利法》,下列智力成果中,可授予專利權的是( )。
A.動物和植物品種的生產方法
B.妨害公共利益的發明創造
C.科學發現
D.用原子核變換方法獲得的物質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專利權授予。《專利法》不予保護的對象包括:違反法律、社會公德或妨害公共利益的發明創造;科學發現;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動物和植物品種,但對于動物和植物品種的生產方法,可以依法授予專利權;用原子核變換方法獲得的物質。可見,只有選項A可以授予專利權。
9.(2011年)根據《勞動合同法》,下列情形中,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是( )。
A.勞動者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B.勞動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C.勞動者因工負傷并被確認喪失勞動能力的
D.因勞動者過錯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并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除非勞動者具備過錯性解除的情況,用人單位不得對勞動者采取經濟性裁員和非過錯性解除。選項ABD屬于過錯性解除的情況,用人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勞動合同。
10。(2012年)勞動合同包括必要條款和選擇性條款。下列勞動合同事項中,屬于選擇性條款的是( )。
A.勞動報酬
B.勞動合同期限
C.工作時間
D.試用期條款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勞動合同的條款。選項ABC屬于必要條款。
11.(2012年)經營者擅自使用他人的企業名稱或姓名,引人誤認為是他人的商品。這種行為屬于( )。
A.假冒行為
B.虛假宣傳行為
C.詆毀商譽行為
D.侵犯商業秘密行為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不正當競爭行為中的假冒行為。
12.(2012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關于消費者的“依法求償權”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只有商品的購買者、使用者或服務的接受著可以作為求償權主體
B.消費者可以要求人身損害賠償,既包括生命健康損害賠償,也包括精神損害賠償
C.非消費者的第三人在事赦現場受到損害,不能享有依法求償權
D.消費者可以要求財產損害賠償,但只包括直接損失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消費者的依法求償權。求償主體包括:(1)商品的購買者、使用者;(2)服務的接受者;(3)第三人。即消費者之外的因某種原因在事故發生現場而受到損害的人。求償的內容包括:(1)人身損害(無論是生命健康還是精神損害)賠償;(2)財產損害賠償,包括直接損失和可得利意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