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級經濟師考試《經濟基礎知識》章節習題:第三章
第三章 生產和成本理論
【考點詳情】
一、單選題:
1、(2015年)根據美國經濟學家科斯的企業理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企業是市場機制的核心
B.企業是市場機制的補充物
C.簽訂、監督和執行契約所花費的成本就是全部的交易成本
D.企業是為了節約交易成本而產生的
2、關于邊際產量、平均產量和總產量的關系,說法正確的是()。
A.邊際產量為負時,平均產量遞減
B.邊際產量為零時,平均產量一定為零
C.邊際產量遞減,總產量一定遞減
D.總產量遞減,邊際產量不一定遞減
3、當某企業的產量為10個單位時,其總成本、總固定成本、總可變成本、平均成本分別是2000元、1200元、800元和200元,則該企業的平均固定成本為()元。
A.2
B.80
C.120
D.200
4、在進行短期成本函數分析時,關于各種成本曲線變動規律的說法,正確的是()。
A.總成本曲線和總可變成本曲線的變動規律是一致的
B.總固定成本曲線和總可變成本曲線的變動規律是一致的
C.平均總成本曲線和總固定成本曲線的變動規律是一致的
D.平均固定成本曲線和平均可變成本曲線的變動規律是一致的
5、關于總成本曲線規律的說法,正確的是()。
A.總成本曲線從原點開始,隨產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
B.總成本曲線不隨產量的變動而變動
C.總成本曲線從縱軸一個截點即產量為零時總成本等于固定成本的那個點開始,隨產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
D.總成本曲線從縱軸一個截點即產量為零時總成本等于可變成本的那個點開始,隨產量的增加而逐步下降
6、根據生產規模和產量的變化比例的比較,可以將規模報酬分為不同類別。如果產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種生產要素增加的比例,則屬于()。
A.規模報酬不變
B.規模報酬遞增
C.規模報酬遞減
D.無法判斷
7、機會成本是指當一種生產要素被用于生產單位某產品時所放棄的使用相同要素在其他生產用途中所得到的()。
A.最高收入
B.最低收入
C.平均收入
D.超額收入
二、多選題:
8、關于科斯的企業形成理論的說法,正確的有()。
A.企業的產生增加了市場交易費用
B.企業與市場機制是兩種不同的協調生產和配置資源的方式
C.企業作為生產的一種組織形式大大減少了需要簽訂的契約數量
D.企業不以營利為目的
E.導致市場機制和企業交易費用不同的主要因素在于信息的不完全性
9、(2016年)關于經濟學中成本的說法,正確的有()。
A.生產成本可分為顯成本和隱成本兩部分
B.隱成本實際是一種機會成本
C.正常利潤不應作為隱成本的一部分計人成本
D.成本是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所支付的物質費用和人工費用
E.不論從長期還是短期看,成本均可分為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
10、關于總產量(TP)、邊際產量(MP)、平均產量(AP)曲線的說法,正確的有()。
A.AP上升時,TP增加
B.AP下降時,TP下降
C.MP=0時,TP最大
D.AP曲線和MP曲線相交時,TP最大
E.MP曲線與AP曲線交于AP曲線的最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