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知識》共37章的內容,分為六個模塊,分別是:經濟學基礎、財政、貨幣與金融、統計、會計、法律。涉及的知識廣泛,考核全面。如果考生學習時間較短,可以利用小編整理的《經濟基礎知識》高頻考點,進行短時速記,直擊重點。以下為經濟基礎知識第二十一章高概率考點,希望大家要認真記憶!
第二十一章 金融風險與金融監管
高頻考點:巴塞爾協議
一、背景和發展
1、直接原因
1974年美國、英國、德國和阿根廷的國際性銀行先后發生了倒閉事件和國際貸款違約事件
2、主要原因
隨著銀行和金融市場的國際化,銀行經營的風險已經跨越國界,在國際銀行業中,一些資本比率較低的銀行大量擴張資產業務,造成不平等競爭
二、成立
1975年2月,由國際清算銀行發起,西方十國集團以及瑞士和盧森堡12國的中央銀行成立了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在巴塞爾協議中,影響最大的是統一資本監管的1988年巴塞爾報告(“舊巴塞爾資本協議”)、2003年新巴塞爾資本協議和2010年巴塞爾協議Ⅲ
三、1988年巴塞爾報告
主要內容是確認了監督銀行資本的可行的統一標準
(1)資本組成——銀行資本分為核心資本(至少占全部資本的50%)和附屬資本,核心資本又稱一級資本,包括實收股本(普通股)和公開儲備
(2)風險資產權重——根據不同類型的資產和表外業務的相對風險大小,賦予它們不同的權重,即O%、20%、50%、100%
(3)資本標準一從事國際業務的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核心資本比率不得低于4%
(4)過渡期安排——1987年年底到1992年年底為實施過渡期
經典例題:
1、(2015年·多選題)被稱為2003年新巴塞爾資本協議“支柱”的內容包括()。
A.最低資本要求
B.監管當局的監督檢查
C.資本組成
D.市場約束
E.風險資產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