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知識》共37章的內容,分為六個模塊,分別是:經濟學基礎、財政、貨幣與金融、統計、會計、法律。涉及的知識廣泛,考核全面。如果考生學習時間較短,可以利用小編整理的《經濟基礎知識》高頻考點,進行短時速記,直擊重點。以下為經濟基礎知識第十二章高概率常考點,希望大家要認真記憶!
第十二章 財政支出
高頻考點:財政支出績效評價
含義 | 財政支出績效是指財政支出目標完成所取得的效果、影響及其效率。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是指運用一定的考核方法、量化指標及評價標準,對部門為實現其職能所確定的績效目標的實現程度,以及為實現這一目標而安排的預算的執行結果所進行的綜合性考核與評價 | |
主體、對象和內容 | 評價主體是政府及其財政部門,對象是使用財政資金的部門或機構,內容是公共委托一代理事項,是按照某種確定的原則、績效目標和指標進行的 | |
原則 | 實踐中,西方國家總結出著名的“3 E”,原則,即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 | |
部門預算支出評價 | 目的 | 通過對部門績效目標的綜合評價,合理配置資源,優化支出結構,規范預算資金分配,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和效率 |
原則 | 統一領導原則;分類管理原則;客觀公正原則;科學規范原則 | |
內容 | 制定明確、合理的財政支出績效目標,建立科學、規范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部門為完成績效目標采取的管理措施,對績效目標的實現程度及效果實施考核與評價,運用評價結果提高預算編制、執行和管理水平 | |
評價方法 | 比較法(對多項指標的比較進行綜合分析); 因素分析法(分析影響因素); 公眾評價法(對無法直接用指標計量效果的支出,通過專家評估、公眾問卷及抽樣調查對完成情況進行打分); 成本效益分析法(對比分析支出與效益) | |
指標選擇 | 績效評價指標的選擇要遵循相關性、可比性、重要性和經濟性原則來確定 | |
評價程序 | 分為前期準備、實施評價和撰寫評價報告三個階段 | |
績效評價范圍和重點拓展 | 逐步將績效管理范圍覆蓋各級預算單位和所有財政資金,將績效評價重點由項目支出拓展到部門整體支出和政策、制度、管理等方面 |
1、【多選題】下列關于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的說法中錯誤的有()。
A.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的主體是政府及其財政部門
B.績效評價的對象是使用財政資金的部門或機構
C.“3E”原則要求對財政支出資金使用績效的評價,要獨立地分析其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D.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的內容是公共委托一代理事項
E.“3E”原則中的效率性是指目標實現的程度和從事一項活動時期望取得的成果和實際取得的成果之間的關系
2、(2014年真題·單選題)財政支出績效是指()。
A.預計財政支出所要實現的目標
B.完成財政支出預算安排的進度
C.在預算年度終了后財政結余的資金規模
D.完成財政支出目標所取得的效果、影響及其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