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以貨幣形式和非貨幣形式從各種來源取得的收入。包括9項內容:包括銷售貨物所得、提供勞務所得、轉讓財產所得、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接受捐贈所得和其他所得。
1.財政撥款,是指各級人民政府對納入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組織撥付的財政資金,但國務院和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的除外。
2.依法收取并納入財政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
3.依法收取并納入財政管理的政府性基金,是指企業依照法律法規等有關規定,代政府收取的具有專項用途的財政資金。
4.國務院規定的專項用途財政性資金,是指企業從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及其他部門取得的應計入收入總額,且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財政性資金:
(1)企業能夠提供規定資金專項用途的資金撥付文件。
(2)財政部門或其他撥付資金的政府部門對該資金有專門的資金管理辦法或具體管理要求。
(3)企業對該資金以及以該資金發生的支出單獨進行核算。
5.國務院規定的其他不征稅收入。
1.國債利息收入;
2.地方政府債券利息收入;
3.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是指居民企業直接投資于其他居民企業取得的投資收益,不包括連續持有居民企業公開發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個月取得的投資收益。
(4)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非居民企業從居民企業取得與該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不包括連續持有居民企業公開發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個月取得的投資收益。
5.符合條件的非營利組織的收入:
(1)接受其他單位或者個人捐贈的收入;
(2)除稅法規定的財政撥款以外的其他政府補助收入,但不包括因政府購買服務取得的收入;
(3)按照省級以上民政、財政部門規定收取的會費;
(4)不征稅收入和免稅收入孽生的銀行存款利息收入;
(5)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收入。
6.在海南自由貿易港設立的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企業于2020.1.1至2024.12.31新增的境外直接投資取得的所得
1.銷售貨物收入
除另有規定外,企業銷售貨物收入的確認,必須遵循權責發生制原則和實質重于形式原則。
企業銷售貨物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應確認收入的實現:
(1)貨物銷售合同已經簽訂,企業已將貨物所有權相關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貨方;
(2)企業對已售出的貨物既沒有保留通常與所有權相聯系的繼續管理權,也沒有實施有效控制;
(3)收入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
(4)已發生或將發生的銷售方成本能夠可靠地核算。
2.提供勞務收入
企業在各個納稅期末,提供勞務交易的結果能夠可靠估計的,應采用完工進度(完工百分比)法確認提供勞務收入
(1)提供勞務交易的結果能夠可靠估計,是指同時滿足下列條件:
①收入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
②交易的完工進度能夠可靠地確定;
③交易中已發生和將發生的成本能夠可靠地核算;
④相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2)企業提供勞務完工進度的確定,可選用下列方法:
①已完工作的測量;
②已提供勞務占勞務總量的比例;
③發生成本占總成本的比例。
項目 | 收入確認時間 |
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 | 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按照被投資方做出利潤分配決定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 |
利息收入 | 按照合同約定的債務人應付利息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 |
租金收入 | 按照合同約定的承租人應付租金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 |
特許權使用費收入 | 按照合同約定的特許權使用人應付特許權使用費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 |
接受捐贈收入 | 按照實際收到捐贈資產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 |
以分期收款方式銷售貨物的 | 按照合同約定的收款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 |
企業受托加工制造大型機械設備、船舶、飛機,以及從事建筑、安裝、裝配工程業務或者提供其他勞務等,持續時間超過12個月的 | 按照納稅年度內完工進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確認收入的實現 |
采取產品分成方式取得收入的 | 按照企業分得產品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 |
轉讓股權收入 | 應于轉讓協議生效且完成股權變更手續時確認收入的實現 |
債務重組收入 | 應在債務重組合同或協議生效時確認收入的實現 |
1、(單選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企業受托加工制造船舶,持續時間超過12個月,按照( )確認收入的實現。
A.實際收款日期
B.納稅年度內完成的工作量
C.船舶交付日期
D.船舶完工日期
2、(多選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符合條件的非營利組織的收入為免稅收入,這些收入包括( )。
A.接受個人捐贈的收入
B.稅法規定的財政撥款
C.向政府提供服務取得的收入
D.不征稅收入孳生的銀行存款利息收入
E.按照省級以上民政、財政部門規定收取的會費
3、(單選題)根據企業所得稅法,不屬于企業銷售貨物收入確認條件的是( )。
A.貨物銷售合同已經簽訂,企業已將貨物所有權相關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貨方
B.收入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
C.相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D.已發生或將發生的銷售方的成本能夠可靠地核算
(1)貨物銷售合同已經簽訂,企業已將商品所有權相關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貨方;
(2)企業對已售出的貨物既沒有保留通常與所有權相聯系的繼續管理權,也沒有實施有效控制;
(3)收入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
(4)已發生或將發生的銷售方的成本能夠可靠地核算。
2022年經濟師知識點繁多,備考時間緊迫,如何在短時間內快速掌握重要知識點?快報名233網校,跟著授課講師學習,輕松攻克常考點,掌握得分點,一舉拿下經濟師證書!
溫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網校-lxh獨立創作完成,未經著作權人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