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中級會計實務考試主觀題所涉及的考點均屬常規,其中長投、金融資產、所得稅考點是莊欣老師在考前反復強調過的重難點。
這提示2021年考生,要牢牢跟住莊欣老師的步伐,把高頻主觀題考點學懂、學牢,以應對來年主觀題“挖深考查”的可能性。
在新課開始前,考生們可以抓緊時間預習。233網校為大家指明主觀題的預習方向【以下考點2021年不會發生大變化】,只有基礎打牢,后期才能輕松學習。
/2020年主觀題考點/
/2021年需要著重關注的主觀題考點/
一、計算分析題
(一)投資性房地產【連續四年考查主觀題】
1、投資性房地產與非投資性房地產之間的轉換(也有可能考查成本模式→公允價值模式的賬務處理,是一種會計政策變更)
2、基于1的情況下,可以考查折舊+攤銷的賬務處理
3、租金的賬務處理
4、出售(注意公允價值模式下的出售,有需要結轉的科目)
(二)借款費用【2018年2020年考查主觀題】
1、借款費用資本化期間的確定(也許不會特意考查一問,但卻是做計算分析題的基礎;而且單選題考查的概率也很高)
2、借款利息資本化金額的確定(專門借款和一般借款資本化金額的計算公式,這是一個常學常忘的公式,考生記得考前再重溫一下)
3、賬務處理(比較簡單)
(三)無形資產or固定資產
無形資產和固定資產屬于基礎章節,可以單獨考查計算分析題,也可以結合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考察綜合題,其中無形資產考查計算分析題的概率更高。
1、內部自行研究開發無形資產(費用化支出和資本化支出的區分)
2、折舊/攤銷:首先要掌握固定資產折舊的計算,再掌握無形資產的攤銷就很簡單了(注意對于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在持有期間內不需要進行攤銷,但應當至少在每個會計期末進行減值測試。)
3、注意被迫“報廢”和主動“出售”兩種情況下,賬務處理的區別
(四)金融資產
計算分析題的難度略低于綜合題,所以將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結合考查的概率不高,大概率會單獨考查“交易性金融資產”or“債權投資”的賬務處理(從購入——出售的全過程),也可能會考查各種金融資產之間的重分類。
二、綜合題
(一)收入
歷年真題翻一翻,必考點!而且新收入準則還屬于命題老師的“香餑餑”,莊欣老師也再三強調本章的重要性。無論如何,本章“關于特定交易的會計處理”的八種情況都要掌握牢固,除非丟掉這十幾分你還有把握一定能過關。
(二)長投+合并財務報表(若難度升高,還會結合遞延所得稅)
經久不衰的重難點,會計實務這座大山有一半的痛苦來自這兩章
1、長期股權投資核算方法的轉換(還可能帶上金融資產一起玩)
2、非同一控制下形成控股合并的初始計量
3、權益法下的初始計量+后續計量【“損益調整”明細科目的會計核算,注意調整事項】
4、合報中“內部交易抵消分錄”的賬務處理
5、非同一控制下取得子公司購買日、購買日后合并財務報表的編制(對子公司個別財務報表進行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由成本法調整為權益法)
(三)所得稅
即便是基礎章節,遇上“遞延所得稅”也可以出成綜合題。
1、遞延所得稅+固定資產(可能因為減值or折舊方法的不同)/無形資產(主要是因為減值)
2、遞延所得稅+存貨(主要因為存貨跌價準備)
3、遞延所得稅+合并財務報表
(四)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
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是一個“殼”,可以結合基礎章節考查。在基礎章節的基石上,主要需要掌握調整事項的處理原則:
(1)損益類: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處理,再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2)若涉及“稅”:
①在匯算清繳前,調報告年度(即2019年);清繳后,調本年度(2020年);
②若稅法規定不能調,則計入遞延,均計入報告年度。
(3)涉及“利潤分配”的,要記得調增減“盈余公積”。
(4)涉及貨幣資金的,不調報表。
溫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網校-chenyayu獨立創作完成,未經著作權人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