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一句耳熟能詳?shù)捏鹧裕弧皺C會成本”,財務管理中貫穿全書的一個基本思維。那么這兩者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句話源自美國大蕭條時期,那時候酒吧為了招攬顧客而打出免費提供午餐的廣告,但事實上,午餐的確是免費的,顧客卻必須購買至少一杯酒類飲品飲用。在這里,酒水就是為了享受免費午餐而付出的“機會成本”。
一、初識“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就是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所要放棄另一些東西的最大價值。放到生活中,就是做選擇題:
如果你選擇了周末去上興趣班,你的休息時間就是你的機會成本;
如果你選擇了繼續(xù)深造去考博,喪失的工作機會和工資就是你的機會成本;
如果你選擇了拿閑暇時間去考證,失去的和家人共處的時光就是你的機會成本......
放到考試中,就是方案的抉擇:
選擇繼續(xù)使用舊的固定資產(chǎn),舊固定資產(chǎn)的變現(xiàn)價值(考慮所得稅后的)就是該方案的機會成本;
選擇賒銷而形成的應收賬款,放棄其他投資所帶來的收益就是應收賬款的機會成本;
為了降低風險而持有的現(xiàn)金,放棄其他投資所帶來的收益就是貨幣資金的機會成本......
二、衡量“機會成本”
從機會成本的概念中,我們可以知道,機會成本的價值=放棄另一些東西的最大價值
比如你選擇讀博(假設4年畢業(yè)),從而喪失了工資(暫不考慮導師、項目、學校的收入),假設年收入是50萬,對四年的收入進行折現(xiàn),就是讀博的機會成本。
放到考試中:
①應收賬款機會成本公式
=應收賬款占用資金×資本成本
=應收賬款平均余額×變動成本率×資本成本
=日銷售額×平均收現(xiàn)期×變動成本率×資本成本
=全年銷售額÷360×平均收現(xiàn)期×變動成本率×資本成本
=(全年銷售額×變動成本率)÷360×平均收現(xiàn)期×資本成本
=全年變動成本÷360×平均收現(xiàn)期×資本成本
②最佳現(xiàn)金持有量情況下機會成本=最佳現(xiàn)金持有量÷2×持有現(xiàn)金的機會成本率
③放棄現(xiàn)金折扣的機會成本(單利公式)=折扣百分比÷(1-折扣百分比)×{360÷[付款期(信用期)-折扣期]}
三、應用“機會成本”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通常會有這樣一種感覺“好后悔,當初怎么就沒有......”,這其實就是在可惜機會成本。采取了一種方案,就意味著你不能同時去做其他事,世界上通常不存在兩全其美的事情,經(jīng)營企業(yè)的過程中,也往往不存在“all in”的豪邁。當一個方案結(jié)束后,你會發(fā)現(xiàn)你可能更傾向于做那些沒有做的事。
所以,在做決策時,我們就要把機會成本考慮進去。
如果你能夠承受工資的損失,又或者是你覺得博士研究生帶來的收益能夠彌補顯性成本和隱性成本,那你就應該選擇繼續(xù)讀書;
一家企業(yè)如果不持有一定量的現(xiàn)金,那么風險是極大的。此刻對于一個理性經(jīng)理人來說,最佳現(xiàn)金持有量情況下機會成本是可以接受的;
一家企業(yè)采取賒銷的銷售方式,是為了提高銷售量增加銷售額,如果增加的銷售額,能夠彌補應收賬款機會成本、收賬費用等等支出,那么采取賒銷就是可取的......
中級會計這三門,除了和工作相關,更主要的是,我們的生活也離不開。經(jīng)濟法能幫助我們更好的維權(quán),如果自己想創(chuàng)業(yè),那就更需要好好研究了;財務管理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投資和理財;會計能夠幫助我們用經(jīng)濟的思維去思考問題。所以說,拋開考證的痛苦不講,學習這些知識還是很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