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由國家稅務總局開發的個人所得稅手機App軟件也于2018年12月31日正式上線。由于關乎每個納稅人的個稅重要信息,該App一經上線就引發強烈關注。
但有網友用個稅App填報個人信息時,卻發現自己“被入職”陌生企業。這到底是怎么回事?遇到此問題,又該怎么解決?
任職受雇信息有問題,或為個人信息被盜
網友@Asaikana 在其個人微博反映:“裝了國家稅務總局的個人所得稅App。結果填完一看,里面的我的任職受雇信息里,竟然除了本職工作,還多了一家完全不認識的食品公司。”
對此,相關專家表示,在排除該網友和這家公司產生過經濟往來的所有可能性的情況下,這位網友的個人信息很可能被盜用了,可能被個別企業進行虛報個稅,以達到偷逃企業所得稅的目的。
舉例來講,某企業多為一名這樣的“影子員工”虛報一份不存在的“工資”,就可以在繳納企業所得稅時多抵扣一份。
企業盜用個人信息虛報個稅時有發生
這種個人身份信息被企業盜用虛報個稅的案例此前也曾出現過。
2018年,江蘇常州大學懷德學院就曾發生學生信息大規模泄露事件,上千名學生信息被不法企業盜用。經查,泄露信息的學生人數超過2600名,企業涉及江蘇省內多地,信息疑被企業用于偷逃稅款。
懷德學院一位2018屆畢業生當時在江蘇省網上稅務局發現,還未找到工作的自己竟已在一家名為“江蘇宏鑫保險代理有限公司”的企業“上了班”,企業還為他申報了每月3500元的個人收入。他的很多同學均發現自己“被入職”了“鼎宏汽車保險銷售股份有限公司” “徐州奧魯汽車服務有限公司” “常州科太環境技術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上報的個人月收入都在3500元左右。由于3500元是這次改革之前的個稅起征點,這個數目的收入基本不用交個稅。
“被入職”陌生企業?在線申訴保障權益
相關專家表示,如信息被盜用,可能導致該納稅人年度綜合所得升高,因為你在別的工作單位還有一份收入,如此一來可能最終影響個稅繳納。
提醒:要享受附加扣除的公民,如果在注冊個人所得稅APP時對任職受雇信息有異議,可以在APP上發起在線申訴,保障自己權益。
另外,這款APP實際上也讓很多人有機會了解到自己的信息是否被泄露或者是被販賣。同時,如果發起申訴,也能讓稅務機關知道哪些企業在使用購買的個人信息來充人頭,從而達到逃稅的目的。因此,作為納稅人應該積極通過這款APP來查詢相關信息,并為稅務機關打擊逃稅提供信息。
熱點:
233網校中級會計師2019年招生啟動,講師助你直擊命題核心,高效過3科!【點擊聽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