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中級會計師考試技巧了解多少,下面就讓小編來為大家一一進行總結。
本章主要是講有關外幣的折算,總體來看,本章內容還是比較簡單的,并且相比較去年的變化也不是很大。所以,對于本章內容的學習我們不必耗費過多精力,將重點知識掌握、其他知識了解皆可。
外幣折算,就是企業將得到的各種貨幣轉換為同一種貨幣進行計量的過程。其中,這種用以計量的貨幣,我們稱之為企業的記賬本位幣。國內企業一般情況下,所采用的記賬本位幣通常是人民幣。即使不是采用的人民幣作為記賬本位幣,那么企業在期末編制財務報表的時候也要相應地折算成人民幣形式表現。故此,我們在對記賬本位幣進行確認時要分為是選擇人民幣還是選擇外幣兩種形式來考慮,那么需要考慮的具體影響因素便如下:
一、企業選定記賬本位幣,應當考慮的因素有:
(1)該貨幣主要影響商品和勞務的銷售價格,通常以該貨幣進行商品和勞務的計價和結算;
(2)該貨幣主要影響商品和勞務所需人工、材料和其他費用,通常以該貨幣進行上述費用的計價和結算;
(3)融資活動獲得的貨幣以及保存從經營活動中收取款項所使用的貨幣。
二、企業選定境外經營的記賬本位幣,還應當考慮的因素有:
(1)境外經營對其所從事的活動是否擁有很強的自主性;
(2)境外經營活動中與企業的交易是否在境外經營活動中占有較大比重;
更多信息請關注233網校中級會師考試網(www.meibinglu.com/zhongji),中級會計師考試一樣可以輕松搞定!
(3)境外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是否直接影響企業的現金流量、是否可以隨時匯回;
(4)境外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是否足以償還其現有債務和可預期的債務。
對記賬本位幣進行了確定之后,對于本章學習的難度可以說就減少了一半了。接下來,我們只需考慮具體在什么情況之下會涉及到外幣折算的問題,其實說到這個問題也很簡單的,在實際工作中大家也有可能都接觸過,那就是在進行外幣交易過程中或在編制會計報表時可能會遇到。在外幣交易的處理過程中,外幣的賬戶一般分三類:外幣的現金(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外幣的債權、外幣的債務。但在我國,金融企業外幣賬戶采用的是分賬制,不需要在業務發生時折算成記賬本位幣,而應是在期末將報表按照記賬本位幣折算。教材中所講的企業(非金融企業),采用的是統賬制。所涉及到的外幣業務,在交易發生時,就需要將外幣賬戶折成記賬本位幣記賬。另外,在進行外幣交易過程中,對于外幣非貨幣性項目的計量我們也應當分為兩種情況去考慮。首先,以歷史成本計量的外幣非貨幣性項目,仍采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折算,不改變其記賬本位幣金額。但對于以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的存貨,如果其可變現凈值以外幣確定,則在確定存貨的期末價值時,應先將可變現凈值折算為記賬本位幣,再與以記賬本位幣反映的存貨成本進行比較。其次,以公允價值計量的外幣非貨幣性項目,這里是個重點,我們需要注意。舉個例子,比如交易性金融資產,采用公允價值確定日的即期匯率折算,折算后的記賬本位幣金額與原記賬本位幣金額的差額,作為公允價值變動(含匯率變動)處理,計入當期損益。
對于外幣財務報表的折算,在新準則中做了明確規定:企業對境外經營的財務報表進行折算時,折算方法是:
(1)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和負債項目,采用資產負債表日的即期匯率折算,所有者權益項目除“未分配利潤”項目外,其他項目采用發生時的即期匯率折算。
(2)利潤表中的收入和費用項目,采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折算;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統合理的方法確定的、與交易發生日即期匯率近似的匯率折算。
(3)按照上述方法折算產生的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差額,在資產負債表中所有者權益項目下單獨列示。
至此,對于《外幣折算》一章的學習也就基本上完成了。寫得馬馬虎虎,供各位考友學習過程中參考之用吧。另外,還要提醒各位考友,有很多知識點是需要硬性記憶的,如若我們感覺時間緊迫,并只想應付考試,那么建議各位先不要去究其原因,只要努力先去記憶牢固即可。
[nopage]中級會計師考試是我們會計生涯一次重要的轉折點,行走在職場中,擁有中級會計證的會計人生才能稱得上是完整的。小伙伴們,加油,從現在起開始備考,讓我們一起先人一步拿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