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級會計師第一階段預習正式開始,233網校中級會計網校已經為大家整理了第一階段的學習計劃表,大家記得跟著233網校一起來學習吧!本章內容提供2020年中級會計職稱《會計實務》知識點第十九章內容,快點開始學習吧!
下載APP>>獲取中級會計實務輔導講義
2020年中級會計實務知識點:民間非營利組織特定業務的核算
一、受托代理業務的核算
對于受托代理業務,民間非營利組織應當比照接受捐贈資產的原則確認和計量受托代理資產,同時應當按照其金額確認相應的受托代理負債。為此,民間非營利組織需要設置兩個會計科目,即“受托代理資產”和“受托代理負債”科目,分別核算民間非營利組織接受委托方委托從事受托代理業務而收到的資產與因從事受托代理業務、接受受托代理資產而產生的負債。
二、捐贈收入的核算:分為限定性捐贈和非限定性捐贈。
三、會費收入的核算
一般情況下,民間非營利組織的會費收入為非限定性收入,除非相關資產提供者對資產的使用設置了限制。設置"會費收入"科目。期末結轉后該科目應無余額。
四、業務活動成本的核算:設置科目:"業務活動成本"。
(1)發生的業務活動成本,應當借記“業務活動成本”科目,貨記“現金”“銀行存款”“存貨”“應付賬款”等科目。
(2)會計期末,將“業務活動成本”科目的余額轉入非限定性凈資產,借記“非限定性凈資產”科目,貸記“業務活動成本”科目。
五、凈資產的核算
(一)凈資產的分類:分為限定性凈資產和非限定性凈資產。
限制類型:時間限制。用途限制。
在界定限定性凈資產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限制是由民間非營利組織之外的資源提供者或者國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作出的,民間非營利組織為此承擔了遵循這些限制的責任。
2、資源提供者或者國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所設置的限制只有在比民間非營利組織的宗旨、目的或章程等更為具體時,才能成為制度所指的限制。
3、在實務中,時間限制和用途限制常常是同時存在的,民間非營利組織應當能夠判斷是否存在時間限制或用途限制,或者兩種限制同時存在。
4、有些時候,資源提供者并沒有明確規定資產使用的時間或用途,但是如果當時的情形足以推定資源提供者對資產的限制,也應當將相應凈資產界定為限定性凈資產。
5、雖然大部分的限定性凈資產是由于其相應的資產或者資產所產生經濟利益的使用受到限制而形成的(除了國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對凈資產直接設置限制之外),但是,對資產所設置的限制通常最終影響的是凈資產而非特定資產的使用。在特殊情況下也存在限制會影響特定資產的使用。
(二)限定性凈資產的核算:設置 "限定性凈資產"科目。
1、期末結轉限定性收入
民間非營利組織限定性凈資產的主要來源是獲得了限定性收入(主要是限定性捐贈收入和政府補助收入)。期末,民間非營利組織應當將當期限定性收入的貸方余額轉為限定性凈資產,即將各收入科目中所屬的限定性收入明細科目的貸方余額轉入“限定性凈資產”科目的貸方,借記“捐贈收入——限定性收入”“政府補助收入—限定性收入”等科目,貸記“限定性凈資產”科目。
2、限定性凈資產的重分類
如果限定性凈資產的限制已經解除,應當對凈資產進行重新分類,將限定性凈資產轉為非限定性凈資產,借記“限定性凈資產”科目,貸記“非限定性凈資產”科目。
(三)非限定性凈資產的核算
民間非營利組織應當設置“非限定性凈資產”科目來核算本單位的非限定性凈資產,并可以根據本單位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非限定性凈資產”科目下設置相應的二級科目和明細科目。
【課后練習·單選】
甲社會團體按照會員代表大會通過的會費收繳辦法的規定,甲社會團體的個人會員每年應繳納會費0.05萬元,每年度會費應在當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繳納,當年未按時繳納會費的會員將在下一年度的1月1日自動失去會員資格。甲社會團體共有會員300人。截至2018年12月31日,200人繳納當年會費,60人繳納了2018年度至2019年度的會費,40人尚未繳納當年會費,甲社會團體2018年度應確認的會費收入為( )萬元。
A.13
B.16
C.15
D.10
參考解析:會費收入反映的是當期會費收入的實際發生額,當年有40人未繳納會費,不符合收入確認條件,則甲社會團體2018年度應確認的會費收入=0.05×(200+60)=13(萬元),預收的下年度會費收入作為預收賬款處理,不計入當期會費收入。
2020年中級會計師考試[模擬試題]、[歷年真題]、[章節試題]多種免費試題在線測試,各科真題試卷實戰演練。
資料:2020中級會計考情分析 | 2020中級會計三科預習計劃表!
2020年中級會計備考已打響!讓莊欣+MR.H+葛廣宇等6位老師一起,陪你從0開始,逆襲過3科吧!老師講課講得怎么樣?點擊這里【 立即試聽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