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013年12月1日,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了一項不可撤銷的銷售合同,約定甲公司于2014年1月12日以每噸2萬元的價格(不含增值稅)向乙公司銷售K產品200噸。2013年12月31日,甲公司庫存該產品300噸,單位成本為1.8萬元,單位市場銷售價格為1.5萬元(不含增值稅)。甲公司預計銷售上述300噸庫存產品將發生銷售費用和其他相關稅費25萬元。不考慮其他因素,2013年12月31日,上述300噸庫存產品的賬面價值為( )萬元。
A.425
B.501.67
C.540
D.550
【答案】B
【解析】按有合同的部分與無合同的部分分別來核算。
(1)有合同部分:可變現凈值=2×200-25×200/300=383.33(萬元);成本=1.8×200=360(萬元),未減值,按照成本計量。
(2)無合同部分:可變現凈值=1.5×100-25×100/300=141.67(萬元);成本=1.8×100=180(萬元);發生減值,減值金額=180-141.67=38.33(萬元),按照可變現凈值計量。所以,期末該存貨的賬面價值=360+141.67=501.67(萬元)。
2016年年初,甲公司A材料“存貨跌價準備”科目貸方余額為1萬元、2016年年初和年末A材料的實際成本均為60萬元,2016年年末A材料市場購買價格為56萬元。A材料專門用于生產甲產品,甲產品市場銷售價格為90萬元,將A材料進一步加工成甲產品預計所需費用為24萬元,預計銷售甲產品的銷售費用及稅金為12萬元。2016年12月31日該項存貨應計提的跌價準備為( )萬元。
A.30
B.5
C.24
D.6
【答案】B
【解析】甲產品的可變現凈值=90-12=78(萬元),甲產品的成本=60+24=84(萬元),可變現凈值低于成本,產品發生了減值,因此,A材料應按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A材料的可變現凈值=90-24-12=54(萬元),成本為60萬元,所以2016年12月31日A材料應計提的跌價準備=60-54-1=5(萬元)。
判斷題:企業為執行銷售合同而持有的存貨,其可變現凈值應以合同價格為基礎計算。( )
【答案】√
試題推薦:中級會計師考試題庫[模擬試題]、[歷年真題]、[章節練習]海量免費試題在線測試,各科真題試卷實戰演練。
報班學習有保障:233網校2018年中級會計輔導課程已經開始招生,提前報名2018年網絡課程,包括精講班、沖刺班、習題班、模考班、直播班等,提前聽講2017年課程,為自己做好2018年的備考攻略!報課要趁早,早報早優惠,為自己2018年中級備考增加砝碼吧!先提前感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