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級會計師考試《中級會計實務》知識點精講13
固定資產終止確認的條件
固定資產處置包括固定資產的出售、轉讓、報廢或毀損、對外投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等。
固定資產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應當予以終止確認:
1.該固定資產處于處置狀態。
處于處置狀態的固定資產不再用于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因此不再符合固定資產的定義,應予終止確認。
2.該固定資產預期通過使用或處置不能產生經濟利益。
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之一是“與該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如果一項固定資產預期通過使用或處置不能產生經濟利益,就不再符合固定資產的定義和確認條件,應予終止確認。
固定資產處置的會計處理
企業出售、轉讓、報廢固定資產或發生固定資產毀損,應當將處置收入扣除賬面價值和相關稅費后的金額計入當期損益。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是固定資產成本扣減累計折舊和累計減值準備后的金額。固定資產處置一般通過“固定資產清理”科目進行核算。
(一)固定資產出售、報廢或毀損的處理
1. 固定資產轉入清理
固定資產轉入清理時,按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借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按已計提的累計折舊,借記“累計折舊”科目,按已計提的減值準備,借記“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科目,按固定資產原價,貸記“固定資產”科目。
2. 發生的清理費用
企業在固定資產清理過程中發生的相關稅費及其他費用,應借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貸記“銀行存款”、“應交稅費”等科目。
3. 出售收入、殘料等的處理
企業收回出售固定資產的價款、殘料價值和變價收入等,應沖減清理支出,借記“銀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貸記“固定資產清理”、“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等科目。
4. 保險賠款的處理
企業計算或收到的應由保險公司或過失人賠償的損失,應借記“其他應收款”、“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
5. 清理凈損益的處理
固定資產清理完成后,屬于生產經營期間正常的處理凈損失,借記“營業外支出——處置非流動資產損失”科目,貸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屬于生產經營期間由于自然災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借記“營業外支出——非常損失”科目,貸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固定資產清理完成后的凈收益,借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
(二)其他方式減少的固定資產
其他方式減少的固定資產,如以固定資產清償債務、投資轉出固定資產、以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換出固定資產等,分別按照債務重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等的處理原則進行核算。
持有待售的固定資產
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非流動資產應當劃分為持有待售:一是企業已經就處置該非流動資產作出決議;二是企業已經與受讓方簽訂了不可撤銷的轉讓協協議; 三是該項轉讓將在一年內完成。持有待售的非流動資產包括單項資產和處置組,處置組是指一項交易中作為整體通過出售或其他方式一并處置的一組資產組,一個資產組或某個資產組中的一部分。如果處置組是一個資產組,并且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8號—資產減值》的規定將企業合并中取得的商譽分攤至該資產組,或者該處置組是這種資產組中的一項業務,則該處置組應當包括企業合并中取得的商譽。
企業對于持有待售的固定資產,應當調整該項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使該項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能夠反映其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金額,但不得超過符合持有待售條件時該項固定資產的原賬面價值,原賬面價值高于調整后預計凈殘值的差額,應作為資產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企業應當在報表附注中披露持有待售的固定資產名稱、賬面價值、公允價值、預計處置費用和預計處置時間等。持有待售的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按照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孰低進行計量。
某項資產或處置組被劃歸為持有待售,但后來不再滿足持有待售的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企業應當停止將其劃歸為持有待售,并按照下列兩項金額中較低者計量:
(1)該資產或處置組被劃歸為持有待售之前的賬面價值,按照其假定在沒有被劃歸為持有待售的情況下原應確認的折舊、攤銷或減值進行調整后的金額;
(2)決定不再出售之日的可收回金額。
符合有待售條件的無形資產等其他非流動資產,比照上述原則處理,此處所指其他非流動資產不包括遞延所得稅資產、《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規范的金融資產、以公允價值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和生物資產、保險合同中產生的合同權利。
章節考點試聽:告別盲目備考,講師為你講解90%核心考點,點擊免費試聽>>
小編推薦:2016年中級會計師已進入備考階段,快來在線測試中級會計師考試試題,模擬真實考試環境,提升解題技巧,幫助考生全面備考復習。
中級會計師考試手機用戶可訪問:https://m.233.com/zhong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