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級會計師考試《中級會計實務》知識點精講12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
企業應當根據與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合理選擇折舊方法。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等。企業選用不同的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將影響固定資產使用壽命期間內不同時期的折舊費用,因此,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
1.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又稱直線法,是指將固定資產的應計折舊額均衡地分攤到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內的一種方法。采用這種方法計算的每期折舊額相等。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 = (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壽命(年)×100%
月折舊率 = 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月折舊率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據實際工作量計算每期應提折舊額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總工作量
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 = 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3.雙倍余額遞減法
雙倍余額遞減法是指在不考慮固定資產預計凈殘值的情況下,根據每期期初固定資產原價減去累計折舊后的金額和雙倍的直線法折舊率計算固定資產折舊的一種方法。應用這種方法計算折舊額時,由于每年年初固定資產凈值沒有扣除預計凈殘值,所以在計算固定資產折舊額時,應在其折舊年限到期前兩年內,將固定資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后的余額平均攤銷。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 = 2÷預計使用壽命(年)×100%
月折舊率 = 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累計折舊)×月折舊率
4. 年數總和法
年數總和法,又稱年限合計法,是指將固定資產的原價減去預計凈殘值后的余額,乘以一個以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壽命為分子、以預計使用壽命逐年數字之和為分母的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每年的折舊額。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 = 尚可使用壽命÷預計使用壽命的年數總和×100%
月折舊率 = 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預計凈殘值)×月折舊率
企業應當按月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不計提折舊。
企業計提的固定資產折舊,應當根據用途計入相關資產的成本或者當期損益。例如,基本生產車間使用的固定資產,其計提的折舊應計入制造費用;管理部門使用的固定資產,計提的折舊應計入管理費用;銷售部門使用的固定資產,計提的折舊應計入銷售費用;未使用固定資產,其計提的折舊應計入管理費用等。
章節考點試聽:告別盲目備考,講師為你講解90%核心考點,點擊免費試聽>>
小編推薦:2016年中級會計師已進入備考階段,快來在線測試中級會計師考試試題,模擬真實考試環境,提升解題技巧,幫助考生全面備考復習。
中級會計師考試手機用戶可訪問:https://m.233.com/zhong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