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論【考情分析及基本概況】
第一節 財務報告目標
一、財務報告目標
財務報告的目標是向財務報告使用者提供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會計信息,反映企業管理層受托責任履行情況,有助于財務報告使用者作出經濟決策。
【例題1•單選題】下列項目中,不屬于財務報告目標的是( )。
A.向財務報告使用者提供與企業財務狀況有關的會計信息
B.向財務報告使用者提供與企業經營成果有關的會計信息
C.反映企業管理層受托責任履行情況
D.滿足企業內部管理需要
【答案】D
【解析】財務報告的目標是向財務報告使用者提供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會計信息,反映企業管理層受托責任履行情況,有助于財務報告使用者作出經濟決策。財務報告目標不是滿足企業內部管理的需要。
二、會計基本假設
(一)會計主體
會計主體,是指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空間范圍。
會計主體不同于法律主體。一般來說,法律主體就是會計主體,但會計主體不一定是法律主體。
會計主體界定了會計核算的空間范圍。
(二)持續經營
持續經營,是指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企業將會按當前的規模和狀態繼續經營下去,不會停業,也不會大規模削減業務。
(三)會計分期
會計分期,是指將一個企業持續經營的生產經營活動劃分為若干連續的、長短相同的期間。
在會計分期假設下,會計核算應劃分會計期間,分期結算賬目和編制財務報告。
會計期間分為年度和中期。年度和中期均按公歷起訖日期確定。中期是指短于一個完整的會計年度的報告期間。
(四)貨幣計量
貨幣計量,是指會計主體在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時以貨幣計量,反映會計主體的生產經營活動。
【例題2•單選題】下列對會計核算基本前提的表述中恰當的是( )。
A.持續經營和會計分期確定了會計核算的空間范圍
B.一個會計主體必然是一個法律主體
C.貨幣計量為會計核算提供了必要的手段
D.會計主體確立了會計核算的時間范圍
【答案】C
【解析】會計主體規范了會計核算的空間范圍;持續經營和會計分期確定了會計核算的時間范圍。
三、會計基礎
企業會計的確認、計量和報告應當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
我國的行政單位會計采用收付實現制,事業單位部分經濟業務或者事項的核算采用權責發生制,除此之外的業務采用收付實現制。
◇233網校提醒廣大考生可依據考試大綱,有效進行會計職稱復習!另外,網校2013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輔導高清課程已經開通,學員可以選報VIP班、沖刺班、精講班、習題班等個性化輔導班次,通過針對性地講解、訓練、答疑、模考,對學習過程進行全程跟蹤、分析、指導,幫助考生全面提升備考效果!充分了解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