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二:會計估計及其變更
(一)會計估計
是指企業對結果不確定的交易或者事項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為基礎所作的判斷。通常情況下,下列屬于會計估計:
(1)存貨可變現凈值的確定。
(2)公允價值的確定。
(3)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的確定。
(4)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的預計使用壽命、殘值、攤銷方法。
(5)可收回金額的確定。
(6)預計負債金額的確定。
(7)收入金額的確定。
(8)完工進度的確定。
(二)會計估計變更的概念
是指由于資產和負債的當前狀況及預期經濟利益和義務發生了變化,從而對資產或負債的賬面價值或者資產的定期消耗金額進行調整。
通常情況下,企業可能由于以下原因而發生會計估計變更:
1.賴以進行估計的基礎發生了變化
企業進行會計估計,總是依賴于一定的基礎,如果其所依賴的基礎發生了變化,則會計估計也應相應作出改變。例如,企業購入一項無形資產,法律保護期限為15年,但企業認為能帶來經濟利益的期限為10年,則對于該無形資產,應按10年進行攤銷。以后發生的情況表明,該資產的受益年限已不足10年,則應相應調減攤銷年限。
2.取得了新的信息,積累了更多的經驗
企業進行會計估計是就現有資料對未來所作的判斷,隨著時間的推移,企業有可能取得新的信息、積累更多的經驗,在這種情況下,也需要對會計估計進行修訂。例如,企業對應收賬款計提壞賬準備比例為10%,后來根據新得到的信息,對方財務狀況惡化,發生壞賬的可能性為80%,則企業需用補提70%的壞賬準備。
(三)會計估計變更的會計處理
會計估計變更應采用未來適用法處理,即在會計估計變更當期及以后期間,采用新的會計估計,不改變以前期間的會計估計,也不調整以前期間的報告結果。
1.如果會計估計的變更僅影響變更當期,有關估計變更的影響應于當期確認(比如計提壞賬準備)。
2.如果會計估計的變更既影響變更當期又影響未來期間,有關估計變更的影響在當期及以后各期確認。例如,應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其有效使用年限或預計凈殘值的估計發生的變更,常常影響變更當期及資產以后使用年限內各個期間的折舊費用。因此,這類會計估計的變更,應于變更當期及以后各期確認。
(三)如何劃分會計政策變更與會計估計變更
1.企業應當以變更事項的會計確認、計量基礎和列報項目是否發生變更作為判斷變更是會計政策變更還是會計估計變更的劃分基礎。
(1)以會計確認和列報項目是否發生變更作為判斷基礎。會計要素的確認標準,是會計處理的首要環節。一般地,對會計確認的指定或選擇是會計政策,其相應的變更是會計政策變更。同時以列報項目是否發生變更作為判斷基礎,一般地,對列報項目的指定或選擇是會計政策,其相應的變更是會計政策變更。
2.以計量基礎是否發生變更作為判斷基礎
計量基礎包括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公允價值等5項會計計量屬性,是會計處理的計量基礎。一般地,對計量基礎的指定或選擇是會計政策,其相應的變更是會計政策變更。
3.根據會計確認、計量基礎和列報項目所選擇的、為取得與資產負債表項目有關的金額或數值(如預計使用壽命、凈殘值等)所采用的處理方法,不是會計政策變更,而是會計估計變更。
相關推薦:2013年中級會計師考試復習計劃
2013年中級會計職稱HD高清課件全新上線,48小時免費試聽,并提供講師在線答疑、課堂習題等專業服務。詳情點擊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