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指導七、固定資產折舊
固定資產折舊——固定資產投資向費用、成本轉化的過程
(一)確定固定資產使用壽命應考慮的因素
(1)預計生產能力或實物產量;
(2)預計有形損耗或無形損耗;
技術進步是引起資產無形損耗的重要原因,資產發生減值也可能是資產無形損耗所引起的。
(3)法律或者類似規定對資產使用的限制。
(二)固定資產折舊范圍
1.空間范圍:
注意:不需用的固定資產、因修理停用的固定資產、季節性停用的固定資產等均應計提折舊。但對固定資產進行改良時,固定資產轉入了在建工程,故改良期間不需計提折舊。
已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的固定資產,無論是否交付使用,尚未辦理竣工決算的,應當按照估計價值確認為固定資產,并計提折舊;待辦理了竣工決算手續后,再按實際成本調整原來的暫估價值,但不需要調整原已計提的折舊額。
2.時間范圍:固定資產應當按月計提折舊,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不計提折舊。(即按月初在賬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三)固定資產折舊方法
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
1.年限平均法(直線法)
年折舊額=(原價-預計凈殘值)÷預計使用年限=原價×年折舊率
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原價)÷預計使用年限
2.工作量法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一預計凈殘值)÷總工作量
每期折舊額=單位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該期實際工作量
工作量法下每年的折舊額會隨資產的工作量而不斷變化。一般資產在不同年度工作量差別較大的,適于采用工作量法計提折舊,比如汽車等應按照工作量法計提折舊。
【拓展】(了解)加速折舊的經濟意義:技術進步快、存在無形損耗的行業,其固定資產很可能在其使用壽命結束前就提前更新了,所以需要在使用初期多提折舊,盡快使固定資產成本得到補償。
3.雙倍余額遞減法(特點:前期折舊多,后期折舊少)
原理:前期折舊時,先不考慮凈殘值,按雙倍直線折舊率計提折舊;最后兩年改成直線法。
如果不考慮預計凈殘值,直線法(年限平均法)下,折舊率=1/預計使用年限,所以雙倍余額遞減法下,前期折舊率(雙倍直線折舊率)=2/預計使用年限;
前期每年的折舊額=(原價-累計折舊額)×前期折舊率
早期折舊率不變,折舊基數在變。
最后兩年改成直線法后,要考慮預計凈殘值。
4.年數總和法
原理:折舊基數=原價-凈殘值;折舊率=尚可使用年限/使用年限的數字之和
折舊基數不變,折舊率在變。
(四)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等的復核
企業至少應當于每年年度終了,對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進行復核。使用壽命預計數與原先估計數有差異的,應當調整固定資產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預計數與原先估計數有差異的,應當調整預計凈殘值。與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預期實現方式有重大改變的,應當改變固定資產折舊方法。
注意:
●固定資產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的改變應當作為會計估計變更,采用未來適用法,不需追溯調整。
相關推薦:
2012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中級會計實務》章節講義大全
中級會計職稱《中級會計實務》考情分析(2009-2011)
2012年中級會計職稱各科試題專練
熱點新聞:2012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時間調整通知
特別提示:為應對會計職稱考試新政策,中級會計職稱考試輔導班正在火熱進行,趕緊加入我們吧!點擊進入》》
考試大會員中心,免費體驗全新考試應用,助您快速通關!加入考試群組,共享備考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