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2:股份支付的確認和計量
第二節 股份支付的確認和計量
本節對講授順序做如下調整:
首先,“二、股份支付條件的種類”。
其次,“五、股份支付的處理(含例題)”。
最后,教材剩余的其他內容。
一、股份支付條件的種類
股份支付中通常涉及可行權條件。可行權條件是指只有員工達到要求的條件時,才能獲得股份,比如,經理人激勵計劃可能以利潤指標為條件,技術人員激勵計劃可能以服務年限為條件,等等。
可行權條件可分為服務期限條件和業績條件。服務期限條件就是以員工的服務期限為行權條件。業績條件就是以業績目標為行權條件。根據業績目標所采用的指標不同,業績條件又分為市場條件和非市場條件。市場條件是指業績目標所采用的指標,是股票市場指標,比如,股價、股價增長率等;非市場條件是指業績目標采用的指標,不是股票市場指標,而是財務指標和銷售目標等。所以說,這里的“市場”,是指股票市場。
可行權條件的影響:
(1)市場業績條件
市場業績條件,在確定授予日公允價值時已考慮,不影響各期對可行權情況的估計,即,市場業績無論實現與否,均無需據此對等待期等行權情況進行重新調整。
(2)非市場業績條件
非市場業績條件,在確定授予日公允價值時未考慮,影響各期對可行權情況的估計,即,各期要對非市場業績能否實現進行重新估計,根據重新估計的結果調整等待期、已確認的費用等。
(3)服務期限條件。
服務期限條件不影響會計處理,無需考慮。
【例題1】A公司為上市公司,20×6年12月1日,公司股東大會通過了《關于A公司股票期權激勵計劃的議案》,對管理層人員進行股權激勵。該股權激勵計劃的行權條件是:(1) 公司凈利潤以20×6年末為固定基數,20×7~20×9年的凈利潤增長率分別比20×6年增長12%、24%、36%以上;(2)管理層成員在其后3年中都在公司任職服務。在滿足行權條件后,管理層成員即可以低于市價的價格購買一定數量的本公司股票。同時,作為協議的補充,公司規定:激勵對象在行權日后第1年的行權數量不得超過其獲授股票期權總量的50%,此后每年的行權數量不得超過其獲授股票期權總量的20%。當年未行權的股票期權可在以后年度行權。
A公司以期權定價模型估計授予的此項期權在授予日公允價值為9 000 000萬元。
在授予日,A公司估計3年內管理層離職的比例為10%;在第2年年末,A公司調整其估計離職率為5%;到第3年年末,實際離職率為6%。
A公司20×7~20×9年的凈利潤增長率分別為13%、25%和30%。公司在20×7年、20×8年年末都預計下年能實現凈利潤增長率的目標。
請問此例涉及哪些條款和條件?A公司應如何處理?
【注意】例題1錯誤:應把“凈利潤增長率”改為“股價增長率”(參見08準則講解例12-2)。即上面例題中的兩處“凈利潤增長率”都要改成“股價增長率”。
【正確答案】(1)用于員工激勵的股票期權,對員工來說是權利,對企業來說是義務,企業未來支付股票,是企業為了獲得員工服務所支付的代價,其性質與企業支付的職工工資是一樣的,本例中股票期權價值900萬元,將轉化為A公司的人工費用,這900萬元的代價,是企業為了在未來3年內獲得員工服務所發生的,因此,未來3年里,企業應按照計提人工費用的原則,分攤確認為某種人工費用。
(2)管理人員的股票期權服務費用——管理費用(本例)
銷售人員的股票期權服務費用——銷售費用
直接生產人員的股票期權服務費用——制造費用
不過,股票期權服務費用與普通人工費用也有不相同的地方,那就是股票期權服務費用的金額在等待期內不能確定,因為,最終在行權日企業一共需要支付多少股票,取決于未來的行權數量。
本例中,在第一年年末,企業無法確定在第三年年末將要支付多少股票,也就無法確知服務費用是多少,但也不能因此就不確認人工費用了,
(3)因為,當年員工已經為企業提供了服務,權責發生制要求在費用發生時就予以確認,而不是等到款項支付時再確認,因此,第一年年末要預計當年需要分攤的服務費用。
預計的方法是:第1年年末預計將行權的金額為900×90%=810(萬元),但810萬元是3年的總額,平均分攤到每一年,當年應分攤1/3,即810×1/3 =270(萬元)。第1年年末要做確認人工費用的分錄,借記管理費用270萬元,貸記相關科目。
(4)第2年年末預計將行權的金額為900×95%=855(萬元),3年平攤,前兩年要分攤855×2/3 =570(萬元)。但第1年已經確認了270萬元,因此,第2年要確認的是570-270=300(萬元),第2年年末要做確認人工費用的分錄,借記管理費用300萬元,貸記相關科目。
第3年年末確定行權的金額為900×94%=846(萬元),扣除前兩年已經確認的服務費用,第3年要確認的是846-300-270=276(萬元),分錄為,借記管理費用276萬元,貸記相關科目。
(5)要注意的是,這3年實現的股價增長率為13%、 25%和 30%,前兩年滿足了市場業績條件,第三年沒有滿足條件,但即使沒有滿足市場業績條件,第三年同樣確認了服務費用276萬元,
市場條件不影響每期可行權情況的估計。也就是說,市場業績無論實現與否,都不需據此對等待期內行權情況進行重新調整,不需要調整確認的服務費用。
二、股份支付的處理
(一)權益結算股份支付的會計處理
授予日無需進行賬務處理。
權益結算股份支付,其會計處理環節有兩個:
1.等待期內期末確認服務費用;
2.行權。
權益結算股份支付的會計處理,應考慮附服務年限條件、附市場業績條件、附非市場業績條件等可行權條件。
1.等待期內期末確認服務費用
(2)附非市場業績條件
非市場業績條件影響各期對可行權情況的估計,即,各期要對非市場業績能否實現進行重新估計,根據重新估計的結果調整等待期、已確認的費用等。
2.行權
可行權日之后的各期末,無需進行會計處理。
行權日的賬務處理:
【例題2】20×6年12月,甲公司披露了股票期權計劃如下:
一、股票期權的條件
股票期權的條件根據公司《股權激勵計劃》的規定,同時滿足下列條件時,激勵對象可以獲授股票期權:
1.20×7年年末,公司當年凈利潤增長率必須不低于18%;
2.20×8年年末,公司20×7年~20×8年兩年凈利潤平均增長率不低于15%;
3.20×9年年末,公司20×7年~20×9年3年凈利潤平均增長率不低于12%;
4.激勵對象未發生如下任一情形:
(1)最近3年內被證券交易所公開譴責或宣布為不適當人選的;
(2)最近3年內因重大違法違規行為被中國證監會予以行政處罰的;
(3)具有《公司法》規定的不得擔任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情形的。
公司的股權計劃授予的股票期權,激勵對象擁有在授權日起5年內的可行權日以行權價格購買公司股票的權利。當年未行權的股票期權可在以后年度行權。
二、股票期權的授予日、授予對象、授予數量和行權價格
1.股票期權的授予日:20×7年1月1日。
2.授予對象:董事、總經理、副總經理、技術總監、市場總監、董秘、財務總監以及核心技術及業務人員等20人。
3.行權價格:本次股票期權的行權價格為3元/股。
4.授予數量:共授予激勵對象每人20萬份股票期權,標的股票總數占當時總股本0.5%。
甲公司20×7年~2×10年的相關情況如下:甲公司股權激勵對象均不會出現授予股票期權條件4所述情形。
根據甲公司測算,其股票期權在授權日的公允價值為5.40元/份。20×7年甲公司凈利潤增長率為16%,有2名激勵對象離開,但甲公司預計20×8年將保持快速增長,20×8年12月31日有望達到可行權條件。另外,企業預計20×8年沒有激勵對象離開企業。
20×8年甲公司凈利潤增長率為12%,有2名激勵對象離開,但甲公司預計20×9年將保持快速增長,20×9年12月31日有望達到可行權條件。另外,企業預計20×9年沒有激勵對象離開企業。
20×9年甲公司凈利潤增長率為10%,有2名激勵對象離開。
2×10年12月31日,甲公司激勵對象全部行權。
【正確答案】本例中,激勵工具是股票期權,因此,屬于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計算服務費用時,使用股票期權授予日的公允價值5.4元/份,同時確認為資本公積。
業績指標是凈利潤增長率,因此,屬于非市場業績條件,各期要對非市場業績能否實現進行重新估計,根據重新估計的結果調整等待期、已確認的費用等。
第1年沒有達到行權條件,但第1年年末估計第2年年末能夠達到行權條件,由于非市場條件要根據重新估計的結果調整等待期,因此,要將等待期調整為兩年。
(1)第1年末確認費用
第1年費用金額=第1年末預計的行權數量[(20-2-0)人 × 20萬份/人] ×工具單價5.4×占等待期的比例1/2-累計已確認服務費用0=972(萬元)
借:管理費用 9 720 0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9 720 000
要注意的是,對行權人數的預計,不屬于對可行權情況的估計,也就是說,行權人數的變化是一種日常現象,與業績條件沒有任何關系。
(2)第2年末確認費用
第2年年末,前兩年凈利潤平均增長率=(16%+12% )/2=14% <15%,沒有達到行權條件,但估計第3年年末能夠達到行權條件,由于非市場條件要根據重新估計的結果調整等待期,因此,將等待期調整為三年。
第2年費用金額=第2年末預計的行權數量[(20-2-2-0)人 × 20萬份/人] ×工具單價5.4×占等待期的比例2/3-累計已確認服務費用972=180(萬元)
借:管理費用 1 800 0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1 800 000
(3)第3年末確認費用
第3年年末,前3年凈利潤平均增長率=(16%+12%+10%)/3=13% >12%,達到了行權條件。
第3年費用金額=第3年末預計的行權數量[(20-2-2-2)人 × 20萬份/人] ×工具單價5.4×占等待期的比例3/3-累計已確認服務費用(972+180)=360(萬元)
借:管理費用 3 600 0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3 600 000
三年費用累計=972+180+360=最后行權的期權價值= [(20-2-2-2)×20] 280×5.4=1 512(萬元)
(4)第4四年年末行權的賬務處理
第4四年年末行權的賬務處理:
【思考題】根據例題2改編(未達到行權條件)
假設:“2009年凈利潤增長了10%”改為“2009年凈利潤增長了2%”,則三年平均增長10%,最終沒有達到行權條件,則2009年的賬務處理為?
【正確答案】
本題為非市場條件,應根據重新估計結果調整已確認的服務費用,即沖銷已確認的服務費用: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11 520 000
貸:管理費用 11 520 000(972+180)
非市場業績條件,影響每期可行權情況的估計。
【思考題】對例題1進行賬務處理(權益結算市場條件)
本例中,激勵工具是股票期權,因此,屬于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應使用期權授予日的公允價值900萬元,來計算服務費用,同時確認為資本公積。
業績指標是三年股價增長率(按更正教材后)分別超過12%、24%、36%,因此,屬于市場業績條件。市場業績無論實現與否,均無需據此對等待期、已確認的服務費用等進行重新調整。
各年服務費用計算表
年 份 |
計 算 |
當期費用 |
累計費用 |
第1年 |
9 000 000×90%×1/3 -0 |
2 700 000 |
2 700 000 |
第2年 |
9 000 000×95%×2/3-270 |
3 000 000 |
5 700 000 |
第3年 |
9 000 000×94%×3/3-570 |
2 760 000 |
8 460 000 |
各年末確認服務費用
第1年末確認服務費用:
借:管理費用 2 700 0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2 700 000
第2年末確認服務費用:
借:管理費用 3 000 0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3 000 000
第3年末確認服務費用:
借:管理費用 2 760 0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2 760 000
【注意】公司前兩年股價增長分別為13%、25%,達到12%、24%的行權條件 ,但第三年僅增長30%,沒有達到36%的行權條件。盡管最終沒有達到行權條件,但由于本例的業績條件(更正后的股價增長率)是市場條件,市場業績條件下,無論業績實現與否,均無需據此對等待期、已確認的服務費用等進行重新調整,因此,第三年還是如數確認服務費用276萬元,對前兩年已經確認的服務費用也不再沖銷。
(二)現金結算股份支付的會計處理
授予日無需進行賬務處理。
現金結算股份支付,其會計處理環節有三個:
1.等待期內期末確認服務費用;
2.可行權日后期末確認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3.行權。
現金結算股份支付的會計處理,應考慮附服務年限條件、附市場業績條件、附非市場業績條件等可行權條件。
1.等待期內期末確認服務費用
等待期內期末確認服務費用賬務處理:
可行權條件的影響:
(1)附服務期限條件或附市場業績條件
服務期限條件不影響會計處理,無需考慮。
市場業績條件不影響各期對可行權情況的估計,即,市場業績無論實現與否,均無需據此對等待期等行權情況進行重新調整。
(2)附非市場業績條件
非市場業績條件影響各期對可行權情況的估計,即,各期要對非市場業績能否實現進行重新估計,根據重新估計的結果調整等待期、已確認的費用等。
2.可行權日后期末確認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貸:應付職工薪酬——股份支付
或相反的分錄。
分錄金額=當期末剩余工具數量×當期工具單價+當期行權工具數量×行權價格-上期末剩余工具數量×上期末工具單價
【2011年考題·單選題】對于以現金結算的股份支付,可行權日后相關負債公允價值發生變動的,其變動金額應在資產負債日計入財務報表的項目是( )。
A.資本公積 B.管理費用 C.營業外支出 D.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以現金結算的股份支付,可行權日后企業是不再確認相關成本費用,負債的公允價值變動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3.行權
行權的賬務處理:
借:應付職工薪酬——股份支付
貸:銀行存款
分錄金額=當期行權工具數量×行權價格
【例題3】20×6年年末,乙公司股東大會批準一項股票增值權激勵計劃,具體內容如下:
一、股票增值權的授予條件
1.激勵對象從20×7年1月1日起在該公司連續服務3年。
2.激勵對象未發生如下任一情形:
(1)最近3年內被證券交易所公開譴責或宣布為不適當人選的;(2)最近3年內因重大違法違規行為被中國證監會予以行政處罰的;(3)具有《公司法》規定的不得擔任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情形的。
3.在授予日后5年內每12個月執行一次增值權收益,符合可行權條件的激勵對象可按照當時股價的增長幅度獲得現金,該增值權應在2×11年12月31日之前行使。
二、股票期權的授予日、授予對象、授予數量
1.股票期權的授予日:20×7年1月1日。
2.授予對象:
董事、總經理、副總經理、技術總監、市場總監、董秘、財務總監以及核心技術及業務人員等100人(名單略)。
3.授予數量:共授予激勵對象每人100份現金股票增值權。執行日前30個交易日乙公司平均收盤價(執行價)高于激勵計劃公告前30個交易日平均收盤價(基準價),每份股票增值權可獲得每股價差收益。
乙公司20×7年~2×11年的相關情況如下:
乙公司估計,該增值權在負債結算之前的每一資產負債表日以及結算日的公允價值和可行權后的每份增值權現金支出額如表所示。
單位:元
年 份 |
公允價值 |
支付現金 |
20×7 |
15 |
|
20×8 |
16 |
|
20×9 |
20 |
16 |
20×10 |
25 |
20 |
20×11 |
|
26 |
乙公司預計所有公司激勵對象都將符合授予條件3中的要求。
第1年有20名激勵對象離開乙公司,乙公司估計3年中還將有15名激勵對象離開;第二年又有10名激勵對象離開公司,公司估計還將有10名激勵對象離開;第3年又有15名激勵對象離開。第3年末,有30人行使股票增值權取得了現金。第4年末,有20人行使了股票增值權。第5年末,剩余5人也行使了股票增值權。
【正確答案】股票增值權是以現金結算的股份支付,因此,計算服務費用時,使用工具等待期內各期末的公允價值,同時確認為應付職工薪酬。
可行權條件是服務期限條件,對會計處理沒有影響。
等待期是2007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期末要確認服務費用;2009年12月31日是可行權日;2010年12月31日是可行權日后的期末,要確認負債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1)第1年費用的計算
第1年費用金額=第1年末預計的行權數量[(100-35)人 × 100份/人] ×當年末公允價值15×占等待期的比例1/3-累計已確認服務費用0=32 500(元)
借:管理費用 32 500
貸:應付職工薪酬——股份支付 32 500
(2)第2年費用的計算
第2年費用金額=第2年末預計的行權數量[(100-40)人 × 100份/人] ×當年末公允價值16×占等待期的比例2/3-累計已確認服務費用32 500=64 000-32 500 =31 500(元)
借:管理費用 31 500
貸:應付職工薪酬——股份支付 31 500
(3)第3年費用的計算
扣除3年累計離職的45人,第三年末剩余55人可以行權,這55人持有增值權總價值,即三年累計應確認的服務費用總和。然而,這55人持有增值權應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當天行權的30人,另一部分是以后行權的25人。當天行權30人持有的增值權,其價值應按結算價格16元計算:30×100 ×16=48 000(元);以后行權的25人持有的增值權,其價值應按公允價值20元計算:25×100 ×20=50 000(元)。這55人持有增值權總價值=48 000+50 000=98 000(元),即三年累計應確認的服務費用總和是98 000元。
第3年費用金額=3年累計應確認的服務費用總和98 000元-累計已確認服務費用64 000=34 000(元)
第3年末確認服務費用和負債的分錄:
借:管理費用 34 000
貸:應付職工薪酬——股份支付 34 000
做完這筆分錄之后,“應付職工薪酬”科目余額=32 500+31 500+34 000=98 000(元)
當天30人行權,支付行權價款=30×100 ×16=48 000(元)
借:應付職工薪酬——股份支付 48 000
貸:銀行存款 48 000
做完這筆分錄之后,“應付職工薪酬”科目余額=98 000-48 000=50 000=25×100×20=尚未行權的25人持有的增值權價值。
(4)第4年負債計價
第3年末剩余的25人,持有的增值權到了第4年末,其總價值應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當天行權的20人,另一部分是以后行權的5人。當天行權20人持有的增值權,其價值應按結算價格20元計算:20×100 ×20=40 000(元);以后行權的5人持有的增值權,其價值應按公允價值25元計算:5×100 ×25=12 500(元)。這25人持有增值權總價值=40 000+12 500=52 500(元)。
第4年末公允價值變動=第4年末增值權價值52 500元-第4年初增值權價值50 000元=2 500(元)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2 500
貸:應付職工薪酬——股份支付 2 500
做完這筆分錄之后,“應付職工薪酬”科目余額=50 000 +2 500=52 500(元)。應注意,公允價值變動2 500元不能確認為服務費用,因為公司實施現金股票增值權計劃的目的,是為了換取職工在等待期(07~09年)的服務,因此,等待期內分攤的增值權價值,確認為服務費用,而等待期之后確認的增值權價值,不確認為服務費用,而是確認為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當天20人行權,支付行權價款=20×100 ×20=40 000(元)
借:應付職工薪酬——股份支付 40 000
貸:銀行存款 40 000
做完這筆分錄之后,“應付職工薪酬”科目余額=52 500-40 000=12 500=5×100×25=尚未行權的5人持有的增值權價值。
(5)第5年負債計價
第4年末剩余的5人,持有的增值權到了第5年末,全部行權,其價值應按結算價格26元計算:5×100 ×26=13 000(元)。
第5年末公允價值變動=第5年末增值權價值13 000元-第5年初增值權價值12 500元=500(元)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500
貸:應付職工薪酬——股份支付 500
做完這筆分錄之后,“應付職工薪酬”科目余額=12 500+500=13 000(元)。
當天5人行權,支付行權價款=5×100 ×26=13 000(元)
借:應付職工薪酬——股份支付 13 000
貸:銀行存款 13 000
做完這筆分錄之后,“應付職工薪酬”科目余額= 13 000 - 13 000 =0=期末沒有尚未行權的增值權。
【注意】本例是現金結算的股份支付。
等待期內的各期末,計算服務費用的同時,確認為負債,即應付職工薪酬(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計入資本公積)。
計算時所使用的權益工具價值,是各個期末的公允價值,因此,該金額是不斷變化的,比如,15元、16元、20元、25元等等(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是一個固定金額,即授予日的公允價值)。另外,如果期末有部分工具當日行權、部分工具以后行權的,則當日行權工具按結算價格計量,以后行權工具按公允價值計量。
可行權日后的各期末,應確認負債(應付職工薪酬)的公允價值變動額(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無需調整賬面價值)。
【2009年考題·單選題】下列關于企業以現金結算的股份支付的會計處理中,不正確的是( )。
A.初始確認時確認所有者權益
B.初始確認時以企業所承擔負債的公允價值計量
C.等待期內按照所確認負債的金額計入成本或費用
D.可行權日后相關負債的公允價值變動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企業以現金結算的股份支付初始確認時借記相關的成本費用,貸記應付職工薪酬。不涉及所有者權益類科目。
☆總結對比
會計處理 |
權益結算 |
現金結算 |
非市場 |
市場業績 |
等待期核算科目 |
資本公積 |
應付職工薪酬 |
重新估計等待期 |
不調整等待期 |
等待期工具價值 |
授予日公允價值 |
當期末公允價值 |
重新調整已確認費用 |
不調整已確認費用 |
可行權日后期末 |
無需賬務處理 |
調整負債的公允價值 |
|
|
行權 |
確認權益增加 |
沖減負債 |
|
|
【2010年考題·單選題】下列關于股份支付會計處理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股份支付的確認和計量,應以符合相關法規要求、完整有效的股份支付協議為基礎
B.對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換取職工提供服務的,應按所授予權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價值計量
C.對以現金結算的股份支付,在可行權日之后應將相關權益的公允價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
D.對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在可行權日之后應將相關的所有者權益按公允價值進行調整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應當以授予日該權益工具的公允價值計量,在可行權日之后不再對已確認的成本費用和所有者權益總額進行調整。選項D錯誤。
☆剩余內容
(一)授予后立即可行權的股份支付
(二)換取其他方服務的股份支付
(三)權益工具公允價值無法可靠確定
(四)條款和條件的修改
(五)權益工具公允價值的確定
(六)回購股份進行職工期權激勵
(一)授予后立即可行權的股份支付【第二節一、(一)1.和(二)】
1.授予后立即可行權的權益結算股份支付
授予日按權益工具的公允價值:
借:銀行存款
管理費用等(股份公允價值-行權價)
貸:股本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2.授予后立即可行權的現金結算股份支付
授予日按權益工具的公允價值:
借:管理費用等
貸:應付職工薪酬——股份支付
結算前各期末按公允價值調整賬面價值。
【2010年考題·判斷題】對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和現金結算的股份支付,無論是否可以立即行權,在授權日企業均不需要進行會計處理。( )
【正確答案】×
【答案解析】除了立即可行權的股份支付外,無論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還是現金結算的股份支付,企業在授予日均不做會計處理。立即可行權的股份支付在授予日需要進行會計處理。
(二)換取其他方服務的股份支付 【第二節一、(一)2.】
換取其他方服務,一般是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不存在以現金結算的股份支付。取得服務日,按服務的公允價值(第一順序)或權益工具的公允價值(第二順序):
借:管理費用等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三)權益工具公允價值無法可靠確定 【第二節一、(一)3.】
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權益工具(如期權)公允價值無法可靠確定時,應按內在價值計量。
內在價值=基礎股份公允價值-行權價格
結算要求:(1)等待期提前行權的,應立即確認剩余服務費用,借記管理費用等,貸記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2)企業結算時支付的價款,作為回購該權益工具處理: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內在價值)
管理費用等(差額)
貸:銀行存款(回購款)
(四)條款和條件的修改(第二節三、)
1.有利修改:按修改后的權益工具公允價值或數量計量。即,按增加后的價值計量。
2.不利修改:按修改前的權益工具公允價值計量。即,視同修改從未發生過。
有利或不利,是對職工而言,對企業剛好相反。原則:報喜不報憂(對企業而言,就是報憂不報喜,謹慎性)。
3.取消或結算:(1)加速確認剩余費用;(2)支付款項作為權益回購;(3)替代視為修改。
(五)權益工具公允價值的確定 (第二節四、)
1.股份。授予職工股份按市價計量,同時考慮禁售等。
2.期權。授予職工股票期權具有特殊性,不是標準期權,通常沒有市價,按期權定價模型估計公允價值。
(六)回購股份進行職工期權激勵【第二節五、(四)】
屬于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
1.回購時
借:庫存股
貸:銀行存款
2.等待期期末確認服務費用
借:管理費用等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回購股份進行職工期權激勵
(七)集團股份支付的處理(第二節六、)
本部分為今年新增內容。
企業集團(由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構成)內發生的股份支付交易,應當按照以下規定進行會計處理:
1.結算企業的會計處理
對于結算企業,應當區分兩種情況進行處理:結算企業以其本身權益工具結算的,應當將其作為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處理;結算企業以集團內其他企業的權益工具結算的,應當作為現金結算的股份支付處理。
結算企業是接受服務企業的投資者的,應當按照授予日權益工具的公允價值或應承擔負債的公允價值確認為對接受服務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同時確認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或負債。
【例題】
A公司和B公司都屬于甲企業集團內的子公司。A公司持有B公司30%的股權。A公司股東大會批準了一項股份支付協議。該協議規定,2011年1月1日,B公司的100名銷售人員必須為B公司服務3年,才能在期滿時以每股5元的價格購買A公司股票1000股。A公司股票在股份授予日的公允價值估計為10元,股票面值為1元。
第1年有2名銷售人員離開了B公司,預計3年中還將有8人離開。
【解答】
A公司以其自身股票結算,經濟利益則不會流出企業,其股份支付應作為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處理,確認服務費用時貸記資本公積。另外,結算企業A公司是接受服務企業B公司的投資者,應按授予日權益工具的公允價值確認為對B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
第1年應確認的金額=(100-2-8)×1000×10×1/3=300 000(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300 0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300 000
2.接受服務企業
(1)接受服務企業沒有結算義務
接受服務企業沒有結算義務或授予本企業職工的是其本身權益工具的,應當將該股份支付作為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處理。
【例題】
A公司和B公司都屬于甲企業集團內的子公司。 A公司股東大會批準了一項股份支付協議。該協議規定,2011年1月1日,B公司的100名銷售人員必須為B公司服務3年,才能在期滿時以每股5元的價格購買A公司股票1000股。A公司股票在授予日的公允價值估計為10元,股票面值為1元。第1年有2名銷售人員離開了B公司,預計3年中還將有8人離開。假定A公司負責結算,B公司沒有結算義務。
第1年應確認的金額=(100-2-8)×1000×10×1/3=300 000(元)
借:銷售費用 300 0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300 000
(2)接受服務企業具有結算義務
接受服務企業具有結算義務且授予本企業職工的是企業集團內其他企業權益工具的,應當將該股份支付交易作為現金結算的股份支付處理。
結算企業以其他企業的權益工具結算的,對于其他企業的權益工具的獲得,企業可能需要支付一定的資金成本,應當將該股份支付作為現金結算的股份支付處理,當期服務費用計入“應付職工薪酬”科目。
【例題】
A公司和B公司都屬于甲企業集團內的子公司。A公司股東大會批準了一項股份支付協議。該協議規定,2011年1月1日,A公司的100名銷售人員必須為本公司服務3年,才能在期滿時以每股5元的價格購買B公司股票1000股。B公司股票在股份授予日的公允價值估計為10元,B公司的股票面值為1元。第1年有2名銷售人員離開了B公司,預計3年中還將有8人離開。假定A公司負責結算。
第1年應確認的金額=(100-2-8)×1000×10×1/3=300 000(元)
借:銷售費用 300 000
貸:應付職工薪酬300 000
相關推薦:
2012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中級會計實務》考點章節重點提示
2012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中級會計實務》各章考點匯總
2012年中級會計職稱各科試題專練
熱點新聞:2012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時間調整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