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論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內容比較基礎,主要是為以后章節的學習打好基礎,本章直接出題的可能比較小,2009年出了一道單選題和判斷題。
考點一:會計基本假設
一、法律主體與會計主體的區分
會計主體,是指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空間范圍。又稱為會計實體、會計個體,是會計所核算和監督的特定單位或組織。
應當注意的是,會計主體與法律主體(法人)并非是對等的概念,法人可以是會計主體,但是會計主體不一定是法律主體。
法律主體:只能是獨立承擔法律責任的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等法人企業。
【例題1·多選題】下列各項經濟組織屬于會計主體的有( )。
A.企業 B.企業集團
C.企業獨立核算的銷售部門 D.分公司
【答案】ABCD
二、持續經營(本書以持續經營為基礎)
持續經營只是一個假定,任何企業在經營中都存在破產、清算等不能持續經營的風險。企業一旦進入清算,就應當改按清算會計處理。
三、會計分期
會計分期,是指將一個企業持續經營的生產經營活動劃分為一個個連續的、長短相同的期間。
會計分期分為年度和中期。
我國會計年度自公歷每年的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注意單項選擇題的考核)。
會計中期是指短于一個完整的會計年度的報告期間,包括半年度、季度和月度等。
資產負債表日:各個報告期的期末均屬于資產負債表日。
會計分期這一基本假設對會計核算有重要影響,由于會計分期,才產生了本期與其他期間的差別,從而出現了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的區別,出現了應收、應付、遞延、待攤等會計處理方法。
【舉例】甲公司2009年1月1日購入股票200股,每股市價10元,支付價款為2 000元,另支付交易費用150元,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核算。2009年6月30日該股票的市價為11元(提供半年度財務報告);2009年12月31日,該股票市價為12元(提供年度財務報告)。
【例題2·判斷題】資產負債表日或期末是指的12月31日。( )
【答案】×
【解析】資產負債表日或期末的概念,提供哪個期間的財務報告資產負債表日或期末就是哪一天。
四、貨幣計量
相關推薦:
2012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中級會計實務》重點輔導匯總
2012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中級會計實務》預習匯總
編輯推薦:全國各地2012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用書及考試教材領取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