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短裙挺进太深了h女友,国产亚洲精品久久777777,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夜月,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的位置:233網校>中級會計師考試>會計實務>中級會計實務學習筆記

2011年會計職稱中級會計實務新版輔導資料(47)

來源:233網校 2011年3月9日

  三、會計政策變更的會計處理

  1. 企業依據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等的要求變更會計政策的,應當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執行。

  例如,財政部2006年2月15日發布并于2007年1月1日實施的《企業會計準則第38號——首次執行企業會計準則》對首次執行企業會計準則涉及職工薪酬的會計調整作了如下規定:對于首次執行日存在的解除與職工的勞動關系,滿足《企業會計準則第9號——職工薪酬》預計負債確認條件的,應當確認因解除與職工的勞動關系給予補償而產生的負債,并調整留存收益。

  2. 會計政策變更能夠提供更可靠、更相關的會計信息的,應當采用追溯調整法處理,將會計政策變更累積影響數調整列報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其他相關項目的期初余額和列報前期披露的其他比較數據也應當一并調整,但確定該項會計政策變更影響數不切實可行的除外。

  追溯調整法,是指對某項交易或事項變更會計政策,視同該項交易或事項初次發生時即采用變更后的會計政策,并以此對財務報表相關項目進行調整的方法。

  追溯調整法的運用通常由以下幾個步驟構成:

  (1) 計算會計政策變更的累積影響數。

  會計政策變更累積影響數,是指按照變更后的會計政策對以前各期追溯計算的列報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應有金額與現有金額之間的差額。會計政策變更的累積影響數,是假設與會計政策變更相關的交易或事項在初次發生時即采用新的會計政策,而得出的列報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應有金額與現有金額之間的差額。這里的留存收益,包括當年和以前年度的未分配利潤和按照相關法律規定提取并累積的盈余公積。會計政策變更的累積影響數,是對變更會計政策所導致的對凈利潤的累積影響,以及由此導致的對利潤分配及未分配利潤的累積影響金額,不包括分配的利潤或股利。

  上述變更會計政策當期期初現有的留存收益金額,即上期資產負債表所反映的留存收益期末數,可以從上期資產負債表項目中獲得。追溯調整后的留存收益金額,指扣除所得稅后的凈額,即按新的會計政策計算確定留存收益時,應當考慮由于損益變化所導致的所得稅影響的情況。

  會計政策變更的累積影響數,通常可以通過以下各步計算獲得:

  第一步,根據新的會計政策重新計算受影響的前期交易或事項;

  第二步,計算兩種會計政策下的差異;

  第三步,計算差異的所得稅影響金額;

  第四步,確定前期中每一期的稅后差異;

  第五步,計算會計政策變更的累積影響數。

  (2) 相關的賬務處理。

  (3) 調整財務報表相關項目。

  (4) 財務報表附注說明。

  采用追溯調整法時,會計政策變更的累積影響數應包括變更當期期初留存收益中。但是,如果提供可比財務報表,對于比較財務報表期間的會計政策變更,應調整各該期間凈利潤各項目和財務報表其他相關項目,視同該政策在比較財務報表期間一直采用。對于比較財務報表可比期間以前的會計政策變更的累積影響數,應調整比較財務報表最早期間的期初留存收益,財務報表其他相關項目的數字也應一并調整。

  【例17-1】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甲公司)是一家海洋石油開采公司,于20x2年開始建造一座海上石油開采平臺,根據法律法規規定,該開采平臺在使用期滿后要將其拆除,需要對其造成的環境污染進行整治。20x3年12月15日,該開采平臺建造完成并交付使用,建造成本共120 000 000元,預計使用壽命10年,采用平均年限法計提折舊。20x9年1月1日甲公司開始執行企業會計準則,企業會計準則對于具有棄置義務的固定資產,要求將相關棄置費用計入固定資產成本,對之前尚未計入資產成本的棄置費用,應當進行追溯調整。已知甲公司保存的會計資料比較齊備,可以通過會計資料追溯計算。甲公司預計該開采平臺的棄置費用10 000 000元。假定折現率(即為實際利率)為10%。不考慮企業所得稅和其他稅法因素影響。該公司按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

  根據上述資料,甲公司的會計處理如下:

  (1) 計算確認棄置義務后的累積影響數(見表17-1)

  20x4年1月1日,該開采平臺計入資產成本棄置費用的現值 = 10 000 000×(P/S, 10%, 10)

  = 10 000 000×0.3855 = 3 855 000(元);每年應計提折舊 = 3 855 000÷10 = 385 500(元)

  表17-1 單位:元

  年 份計息金額實際

  利率利息費用

  ①折舊

  ②稅前差異

  -(①+②)稅后差異

  20x43 855 000 10%385 500 385 500 -771 000 - 771 000

  20x54 240 500 10%424 050 385 500 -809 550 -809 550

  20x64 664 550 10%466 455 385 500 -851 955 -851 955

  20x75 131 005 10%513 100.50385 500 -898 600.50-898 600.50

  小 計————1 789 105.501 542 000 -3 331 105.50-3 331 105.50

  20x85 644 105.5010%564 410.55385 500 -949 910.55-949 910.55

  合 計————2 353 516.051 927 500 -4 281 016.05-4 281 016.05

  甲公司確認該開采平臺棄置費用后的稅后凈影響額為-4 281 016.05元,即為該公司確認該開采平臺棄置費用后的累積影響數。

  (2) 會計處理

  ① 調整確認的棄置費用

  借:固定資產——開采平臺——棄置義務 3 855 000

    貸:預計負債——開采平臺棄置義務 3 855 000

  ② 調整會計政策變更累積影響數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4 281 016.05

    貸:累計折舊 1 927 500

      預計負債——開采平臺棄置義務 2 353 516.05

  ③ 調整利潤分配

  借:盈余公積——法定盈余公積(4 281 016.05×10%) 428 101.61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428 101.61

  (3) 報表調整

  甲公司在編制20x9年度的財務報表時,應調整資產負債表的年初數(見表17-2),利潤表、股東權益變動表的上年數(見表17-3、表17-4)也應作相應調整。20x9年12月31日資產負債表的期末數欄、股東權益變動表的未分配利潤項目上年數欄應以調整后的數字為基礎編制。

  表17-2 資產負債表(簡表)

  會企01表

  編制單位:甲股份有限公司 20x9年12月31日 單位:元

  資 產年初余額負債和股東權益年初余額

  調整前調整后調整前調整后

  …………

  固定資產預計負債06 208 516.05

  開采平臺60 000 00061 927 500……

  盈余公積1 700 0001 271 898.39

  未分配利潤4 000 000147 085.56

  …………

  表17-4 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簡表)

  會企04表

  編制單位:甲股份有限公司 20x9年度 單位:元

  項 目本年金額

  …………盈余公積未分配利潤……

  一、上年年末余額1 700 000 4 000 000

  加:會計政策變更-428 101.61-3 852 914.44

  前期差錯更正

  二、本年年初余額1 271 898.39147 085.56

  ……

  在利潤表中,根據賬簿的記錄,甲公司重新確認了20x8年度營業成本和財務費用分別調增385 500元和564 410.55元,其結果為凈利潤調減949 910.55元。

  表17-3 利潤表(簡表)

  會企02表

  編制單位:甲股份有限公司 20x9年度 單位:元

  項 目上期金額

  調整前調整后

  一、營業收入18 000 000 18 000 000

  減:營業成本13 000 000 13 385 500

  ……

  財務費用260 000 824 410.55

  ……

  二、營業利潤3 900 000 2 950 089.45

  ……

  四、凈利潤4 060 000 3 110 089.45

  ……

  (4) 附注說明

  20x9年1月1日,甲股份有限公司按照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對20x3年12月15日建造完成并交付使用的開采平臺的棄置義務進行確認。此項會計政策變更采用追溯調整法,20x8年的比較報表已重新表述。20x8年運用新的方法追溯計算的會計政策變更累積影響數為-4 281 016.05元。會計政策變更對20x8年度報告的損益的影響為減少凈利潤949 910.55元,調減20x8年的期末留存收益4 281 016.05元,其中,調減盈余公積428 101.61元,調減未分配利潤3 852 914.44元。

  3. 確定會計政策變更對列報前期影響數不切實可行的,應當從可追溯調整的最早期間期初開始應用變更后的會計政策。在當期期初確定會計政策變更對以前各期累積影響數不切實可行的,應當采用未來適用法處理。

  (1) 不切實可行的判斷。

  不切實可行,是指企業在作出所有合理努力后仍然無法采用某項規定。即,企業在采取所有合理的方法后,仍然不能獲得采用某項規定所必需的相關信息,而導致無法采用該項規定,則該項規定在此時是不切實可行的。

  對于以下特定前期,對某項會計政策變更應用追溯調整法或進行追溯重述以更正一項前期差錯是不切實可行的:

  ① 應用追溯調整法或追溯重述法的累積影響數不能確定。

  ② 應用追溯調整法或追溯重述法要求對管理層在該期當時的意圖作出假定。

  ③ 應用追溯調整法或追溯重述法要求對有關金額進行重新估計,并且不可能將提供有關交易發生時存在狀況的證據(例如,有關金額確認、計量或披露日期存在事實的證據,以及在受變更影響的當期和未來期間確認會計估計變更的影響的證據)和該期間財務報告批準報出時能夠取得的信息這兩類信息與其他信息客觀地加以區分。

  在某些情況下,調整一個或者多個前期比較信息以獲得與當期會計信息的可比性是不切實可行的。例如,企業因賬簿、憑證超過法定保存期限而銷毀,或因不可抗力而毀壞、遺失,如火災、水災等,或因人為因素,如盜竊、故意毀壞等,可能使當期期初確定會計政策變更對以前各期累積影響數無法計算,即不切實可行,此時,會計政策變更應當采用未來適用法進行處理。

  (2) 未來適用法。

  未來適用法,是指將變更后的會計政策應用于變更日及以后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或者在會計估計變更當期和未來期間確認會計估計變更影響數的方法。

  在未來適用法下,不需要計算會計政策變更產生的累積影響數,也無須重編以前年度的財務報表。對于企業會計賬簿記錄及財務報表上反映的金額,在變更之日仍保留原有的金額,不因會計政策變更而改變以前年度的既定結果,在現有金額的基礎上再按新的會計政策進行核算。企業如果因賬簿、憑證超過法定保存期限而銷毀,或因不可抗力而毀壞、遺失,如火災、水災等,或因人為因素,如盜竊、故意毀壞等,也可能使會計政策變更的累積影響數無法計算。在這種情況下,會計政策變更可以采用未來適用法進行處理。

相關閱讀
最近直播往期直播

下載APP看直播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棱县| 驻马店市| 梨树县| 墨江| 遂平县| 玉龙| 探索| 怀远县| 夹江县| 南郑县| 新巴尔虎左旗| 丹棱县| 永福县| 洛南县| 大埔区| 南皮县| 古交市| 长岭县| 张家港市| 金溪县| 莒南县| 长垣县| 云浮市| 平果县| 安化县| 江源县| 上杭县| 长岛县| 寿宁县| 边坝县| 清丰县| 共和县| 江永县| 安庆市| 衡东县| 聊城市| 丰宁| 桂阳县| 建水县| 靖安县| 丰原市|
登錄

新用戶注冊領取課程禮包

立即注冊
掃一掃,立即下載
意見反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