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法律規定必須采取一定的形式或者履行一定的程序才能成立的法律行為,屬于( )。
A、要式法律行為
B、主法律行為
C、不要式法律行為
D、附條件法律行為
【答案】A
【解析】要式的法律行為是指法律規定必須采取一定的形式或者履行一定的程序才能成立的法律行為。
2、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下列選項中,屬于無效民事行為的是( )。
A、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行為
B、惡意串通損害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為
C、所附條件尚未成就的附條件民事行為
D、因重大誤解而實施的民事行為
【答案】B
【解析】《民法通則》規定,下列民事行為無效:(1)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2)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依法不能獨立實施的;(3)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為的;(4)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5)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6)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
3、下列經濟法主體中,不屬于依法接受國家宏觀調控和市場規制的主體是( )。
A、中國人民銀行
B、商業銀行
C、經營者
D、消費者
【答案】A
【解析】中國人民銀行屬于我國重要的調控主體。
4、下列選項中,屬于調控主體和規制主體基本職責的是( )。
A、貫徹法定原則
B、依法調控和規制
C、不得濫用調制權和和超越規制權
D、不得放棄調制權
【答案】A
【解析】貫徹法定原則是調控主體和規制主體的基本職責。
5、由于接受調控和規制的主體主要是市場主體,因而其權利可以統稱為“市場對策權”。對此,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在通常情況下,對于市場主體的“市場對策權”一般是不加限定的
B、國家實施的宏觀調控和市場規制,在一定程度上會構成對“市場對策權”的限制
C、從一定意義上說,“市場對策權”本身也是經濟自由權的一種體現
D、“市場對策權”不存在于平等的市場主體之間
【答案】D
【解析】“市場對策權”,在平等的市場主體之間,可以體現為相關企業的“競爭權”,包括公平競爭權和正當競爭權。
6、下列選項中,不屬于法律行為的實質有效要件的是( )。
A、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B、意思表示真實
C、采用法律規定的特定形式
D、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答案】C
【解析】C選項屬于民事法律行為的形式有效要件。
7、下列選項中,關于訴訟時效的特點表述不正確的是( )。
A、訴訟時效以權利人不行使法定權利的事實狀態的存在為前提
B、訴訟時效期間屆滿時消滅的是實體權
C、訴訟時效期間屆滿時消滅的是勝訴權
D、訴訟時效具有普遍性和強制性
【答案】B
【解析】訴訟時效期間屆滿時消滅的是勝訴權,并不消滅實體權利,因此選項B不正確。
8、甲乙雙方當事人于2月1日簽訂一項買賣合同,合同約定一旦乙收回前欠應收賬款,立即給甲的銀行賬戶匯款購買其產品,并約定如果1個月內不能履行,則合同不發生效力。2月10日,乙的銀行賬戶上收到10萬元前欠貨款,乙于當日即向甲匯款,履行合同,下列各項中符合法律規定的合同的生效日期是( )。
A、2月1日
B、2月10日
C、3月1日
D、3月10日
【答案】B
【解析】本題中的合同為附條件合同,按《合同法》規定,附生效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生效。2月10日,乙向甲匯款后,所附條件成就,合同生效。
9、上海某夫妻的兒子在北京讀大學,夫妻倆將自己在上海的房屋出租給某人居住。雙方約定,如果該夫妻的兒子畢業后分回上海,則租賃關系終止。該法律行為屬于( )的法律行為。
A、附生效條件
B、附解除條件
C、附生效期限
D、附解除期限
【答案】B
【解析】由于題目中是當條件成就時,租賃關系終止,所以屬于附解除條件的法律行為。
10、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在訴訟時效進行中的一定期間內,發生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礙致使權利人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該一定期間為( )。
A、最后6個月
B、最后9個月
C、最后1年
D、最后2年
【答案】A
【解析】只有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6個月內發生不可抗力的情況和其他障礙,才能中止時效的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