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長江公司有關固定資產更新改造的資料如下:
(1)20×8年12月30日,該公司自行建成了一條生產線,建造成本為1536000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預計凈殘值率為4%,預計使用壽命為5年。
(2)2×10年12月31日,由于生產的產品適銷對路,現有生產線的生產能力已難以滿足公司生產發展的需要,但若新建生產線則建設周期過長。甲公司決定對現有生產線進行改擴建,以提高其生產能力。假定該生產線未發生減值。
(3)2×11年1月1日至3月31日,經過三個月的改擴建,完成了對這條生產線的改擴建工程,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共發生支出450800元,全部以銀行存款支付。
(4)該生產線改擴建工程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后,大大提高了生產能力,預計尚可使用壽命為10年。假定改擴建后的生產線的預計凈殘值率為改擴建后固定資產賬面價值的3%;折舊方法為年數總和法。
(5)為簡化計算過程,整個過程不考慮其他相關稅費;公司按年度計提固定資產折舊。
要求:根據以上資料,逐筆編制至2×11年年末與固定資產相關的會計分錄。
答案:生產線改擴建后,生產能力大大提高,能夠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利益,改擴建的支出金額也能可靠計量,因此該后續支出符合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應計入固定資產的成本。有關的賬務處理如下:
(1)固定資產改擴建發生前:
該條生產線的應計折舊額=1536000×(1-4%)=1474560(元)
年折舊額=1474560÷5=294912(元)
20×9年、2×10年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的賬務處理為:
借:制造費用294912
貸:累計折舊294912
(2)2×10年12月31日,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1536000-294912×2=946176(元)。固定資產轉入改擴建:
借:在建工程946176
累計折舊589824(294912×2)
貸:固定資產1536000
(3)2×11年1月1日至3月31日,發生改擴建工程支出:
借:在建工程450800
貸:銀行存款450800
(4)2×11年3月31日,生產線改擴建工程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946176+450800=1396976(元)
借:固定資產1396976
貸:在建工程1396976
(5)2×11年3月31日,轉為固定資產后,按重新確定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計提折舊:
應計折舊額=1396976×(1-3%)=1355066.72(元)
2×11年應計提的折舊額=1355066.72×10÷55÷12×9=184781.83(元)(注:10×(10+1)÷2=55)
會計分錄為:
借:制造費用184781.83
貸:累計折舊184781.83
2.大海公司屬于核電站發電企業,2011年1月1日正式建造完成并交付使用一座核電站核設施,全部成本為200000萬元,預計使用壽命為40年。該固定資產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預計凈殘值率4%。據國家法律和行政法規、國際公約等規定,企業應承擔環境保護和生態恢復等義務。2011年1月1日預計40年后該核電站核設施棄置時,將發生棄置費用30000萬元,金額較大。在考慮貨幣的時間價值和相關期間通貨膨脹等因素下確定的折現率為5%。利率為5%,期數為40的復利現值系數為0.1420。
要求:(1)編制2011年1月1日固定資產入賬的會計分錄;
(2)編制2011年和2012年確認利息費用的會計分錄;
(3)編制2011年和2012年該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會計分錄。(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答案:(1)固定資產入賬金額=200000+30000×0.1420=204260(萬元)。
借:固定資產204260
貸:在建工程200000
預計負債4260
(2)①2011年應確認的利息費用=4260×5%=213(萬元)。
借:財務費用213
貸:預計負債213
②2012年應確認的利息費用=(4260+213)×5%=223.65(萬元)。
借:財務費用223.65
貸:預計負債223.65
(3)①年折舊率=2÷40×100%=5%,2011年應確認的折舊額=204260×5%=10213(萬元)。
借:生產成本10213
貸:累計折舊10213
②2012年應確認的折舊額=(204260-10213)×5%=9702.35(萬元)。
借:生產成本9702.35
貸:累計折舊9702.35
233網校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