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于2009年1月1日購入乙公司當日發行的公司債券作為持有至到期投資,在購買日其公允價值為60 480萬元,期限為3年、票面年利率為3%,面值為60 000萬元,另支付交易費用60萬元,半年期實際利率為1.34%,每半年付息一次。采用實際利率法攤銷,則2009年7月1日持有至到期投資攤余成本為( )萬元。
A. 60 391.24
B. 60 451.24
C. 60 480
D. 60 540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實際利息收入=(60 480+60)×1.34%=811.24(萬元);
應收利息=60 000×3%×6/12=900(萬元);
利息調整的攤銷額=900-811.24=88.76(萬元);
2009年7月1日持有至到期投資攤余成本=60 540-88.76=60 451.24(萬元)。
●B公司于2009年3月20日,購買甲公司股票150萬股,成交價格每股9元,作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購買該股票另支付手續費等22.5萬元。5月20日,收到甲公司按每10股派3.75元的現金股利,確認為投資收益。6月30日該股票市價為每股8.25元,2009年8月30日以每股7元的價格將股票全部售出,則該項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影響B公司2009年“投資收益”的金額為( )萬元。
A. -266.25
B. 52.5
C. -18.75
D. 3.75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影響投資損益的金額=56.25-322.5=-266.25(萬元)。
會計分錄: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1 372.5(150×9+22.5)
貸:銀行存款1 372.5
借:銀行存款56.25(150×3.75÷10)
貸:投資收益 56.25
借:資本公積135(1 372.5-150×8.25)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135
借:銀行存款1 050(150×7)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135
投資收益322.5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1 372.5
資本公積135
●2009年1月1日,甲公司自證券市場購入當日發行面值總額為2 000萬元的債券。購入時實際支付價款2 078.98萬元,另外支付交易費用10萬元。該債券系分期付息到期還本債券,期限為5年,票面年利率為5%,年實際利率為4%,每年12月31日支付當年利息。甲公司將該債券作為持有至到期投資核算。該持有至到期投資2009年12月31日的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為1 900萬元,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則2010年12月31日應確認的投資收益為( )萬元。
A. 76
B. 172.54
C. 2 072.54
D. 2 083.43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2009年溢價攤銷額=2 000×5%-2 088.98×4%=16.44(萬元);
2009年12月31日攤余成本=2 088.98-16.44 =2 072.54(萬元);
2009年12月31日計提減值準備=2 072.54-1 900=172.54(萬元);
2010年12月31日應確認的投資收益=1 900×4%=76(萬元)。
●A、B公司同屬甲公司的子公司。A公司于2009年4月1日以定向增發股票方式從B公司原股東甲公司取得B公司80%的股份。A公司發行1 000萬股普通股股票,該股票每股面值為1元,公允價值為5元,以銀行存款支付與發行股票相關的傭金、手續費10萬元。2009年4月1日,B公司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為2 000萬元,所有者權益公允價值為3 000萬元。另發生與取得該項長期股權投資直接相關的稅費20萬元。不考慮其他因素,則合并日A公司該項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為( )萬元。
A. 2 400
B. 1 630
C. 2 410
D. 1 600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合并方應以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的份額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所以,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2 000×80%=1 600(萬元);與取得該項長期股權投資直接相關的稅費應計入管理費用,與發行股票相關的傭金、手續費應沖減股本溢價。
●在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中,合并方為進行企業合并發生的各項直接相關費用,包括為進行企業合并而支付的審計費用、評估費用、法律服務費用等,應當于發生時計入( )。
A.管理費用
B.長期股權投資
C.資本公積
D.合并成本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中,合并方為進行企業合并發生的各項直接相關費用,包括為進行企業合并而支付的審計費用、評估費用、法律服務費用等,應當于發生時計入管理費用。
●甲公司于2008年6月1日以銀行存款取得乙公司10%的股份,并準備長期持有,采用成本法核算。乙公司當年實現凈利潤1 200萬元(假定利潤均衡實現),2009年5月5日宣告分配上年現金股利500萬元,甲公司2009年應確認的投資收益為( )萬元。
A. 72
B. 50
C. 42
D. 60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按照新的規定,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除取得投資時實際支付的價款或對價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外,投資企業應當按照享有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確認投資收益,不再劃分是否屬于投資前和投資后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利潤。所以應確認的投資收益計算時直接以發放的現金股利500乘以持股比例10%即可,確認的投資收益的金額為50萬元。
●2009年1月2日,A公司以銀行存款7 000萬元取得B公司40%的股權,當日,B公司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為20 000萬元,A公司對該項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權益法核算。取得投資時B公司除一項固定資產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不相等外,其他可辨認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相等,該固定資產原值為2 000萬元,已計提折舊400萬元,B公司預計使用年限為10年,凈殘值為零,按照直線法計提折舊,尚未計提減值準備;A公司預計該固定資產公允價值為4 000萬元,剩余使用年限為8年,凈殘值為零,按照直線法計提折舊。雙方采用的會計政策、會計期間相同,無內部交易。2009年度B公司實現凈利潤為1 000萬元。假定不考慮所得稅因素,該項投資對A公司2009年度損益的影響金額為( )萬元。
A. 280
B. 1 280
C. 1 400
D. 1 000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該項投資對A公司2009年度損益的影響金額
=(20 000×40%-7 000)+[1 000-(4 000÷8-2 000÷10)] ×40%
=1 280(萬元)
●2008年8月8日,某股份有限公司取得甲公司40%的股份,初始投資成本為300萬元,2009年6月6日,被投資單位因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而增加資本公積的金額為30萬元(不考慮所得稅影響)。假設投資企業于2009年12月8日出售該長期股權投資,出售價款為332萬元,不考慮其他長期股權投資金額的變動,則投資企業處置該資產確認的投資收益金額為( )萬元。(損失用負數表示)
A. 32
B. 20
C. -32
D. 12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投資企業處置該資產確認的投資收益金額
=332-(300+30×40%)+30×40%
=32(萬元)
相關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 332
貸:長期股權投資 312(300+30×40%)
投資收益 20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12
貸:投資收益 12
●A、B兩家公司屬于非同一控制下的獨立公司。A公司于2009年7月1日以交易性金融資產作為合并對價取得B公司持有的C公司60%的股權。該交易性金融資產賬面價值為1 000萬元(其中成本為800萬元,公允價值變動為200萬元),公允價值為1 200萬元。C公司2009年7月1日所有者權益為2 000萬元。A公司由于該項投資計入當期損益的金額為( )萬元。
A. 400
B. 200
C. 0
D. 100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處置交易性金融資產時需將相應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轉入投資收益,借貸方皆為損益類科目,此處理不影響當期損益;付出資產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應計入當期損益,故計入當期損益的金額=1 200-1 000=200(萬元)。
●AS公司2007年1月1日對乙公司的初始投資成本為165萬元,占乙公司30%的股權,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為500萬元,采用權益法核算。當年乙公司實現凈利潤150萬元,2008年乙公司發生凈虧損750萬元,2009年乙公司實現凈利潤300萬元,假定取得投資時點被投資單位各資產公允價值等于賬面價值,雙方采用的會計政策、會計期間相同,不考慮其他因素,則2009年末AS公司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是( )萬元。
A. 75
B. 90
C. 165
D. 0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2009年末AS公司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300×30%-15=75(萬元)。注意,至2008年末乙公司發生虧損后,投資方根據持股比例確認損失,備查簿中登記尚未確認的損失=(750-150)×30%-165=1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