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存貨的類別
(1)原材料。指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經加工改變其形態或性質,并構成產品主要實體的各種原料及主要材料、輔助材料、外購半成品(外購件)、修理用備件(備品備件)、包裝材料、燃料等。
(2)在產品。指企業正在制造尚未完工的生產物,包括正在各種生產工序加工的產品,以及已加工完畢但尚未檢驗或已檢驗但尚未辦理入庫手續的產品。
(3)半成品。指經過一定生產過程并已檢驗合格交付半成品倉庫保管,但尚未制造完工成為產成品,仍需進一步加工的中間產品。但不包括從一個生產車間轉給另一生產車間繼續加工的自制半成品,以及不能單獨計算成本的自制半成品,這類自制半成品屬于在產品。
?。?)產成品。指工業企業已經完成全部生產過程并驗收入庫,可以按照合同規定的條件送交訂貨單位,或者可以作為商品對外銷售的產品。企業接受外來原材料加工制造的代制品和外單位加工修理的代修品,制造和修理完成驗收入庫后,應視同企業的產成品。
?。?)商品。指商品流通企業外購或委托加工完成驗收入庫用于銷售的各種商品。
?。?)包裝物。指為包裝本企業商品而儲備的各種包裝容器,如桶、箱、瓶、壇、袋等。其主要作用是盛裝、裝潢產品或商品。
?。?)低值易耗品。指不能作為固定資產的各種用具物品,如工具、管理工具、玻璃器皿、勞動保護用品,以及在經營過程中周轉使用的容器等。其特點是單位價值較低,或使用期限相對于固定資產較短,在使用過程中保持其原有實物形態基本不變。
(8)委托代銷商品。指企業委托其他單位代銷的商品。
注意,企業為建造固定資產等各項工程而儲備的各種材料,雖然同屬于材料,但因用于在建工程,其價值是分次轉移的,并不符合存貨的定義,因此不作為存貨核算。企業的特種儲備以及國家指令專項儲備的資產也不符合存貨的定義,因而也不屬于企業的存貨。
2.材料采購的核算
企業采用計劃成本進行材料日常核算而購入材料的采購成本,通過“材料采購”科目進行核算。本科目應當按照供應單位和物資品種進行明細核算。
材料采購的主要賬務處理:
?。?)企業支付材料價款和運雜費等,按應計入材料采購成本的金額,借記“材料采購”科目,按實際支付或應支付的金額,貸記“銀行存款”、“庫存現金”、“其他貨幣資金”、“應付賬款”、“應付票據”、“預付賬款”等科目。涉及增值稅進項稅額的,還應進行相應的處理。
?。?)期末,企業應將倉庫轉來的外購收料憑證,分別下列不同情況進行處理:
?、賹τ谝呀浉犊罨蛞验_出、承兌商業匯票的收料憑證,應按實際成本和計劃成本分別匯總,按計劃成本,借記“原材料”、“周轉材料”等科目,貸記“材料采購”科目;將實際成本大于計劃成本的差異,借記“材料成本差異”科目,貸記“材料采購”科目;實際成本小于計劃成本的差異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②對于尚未收到發票賬單的收料憑證,應按計劃成本暫估入賬,借記“原材料”、“周轉材料”等科目,貸記“應付賬款——暫估應付賬款”科目,下期初做相反分錄予以沖回。下期收到發票賬單的收料憑證,借記“材料采購”科目,貸記“銀行存款”、“應付賬款”、“應付票據”等科目。涉及增值稅進項稅額的,還應進行相應的處理。
“材料采購”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在途材料的采購成本。
「例」某制造企業采用計劃成本進行材料日常核算。2007年3月1日,購進原材料一批,買價是200000元,運雜費為6000元,支付增值稅為34000元,款項用支票支付。(不考慮運輸費用可抵扣的進項稅),該企業賬務處理如下:
借:材料采購206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34000
貸:銀行存款240000
月末,收到倉庫轉來的外購收料憑證,按計劃成本180000元入庫:
借:原材料180000
貸:材料采購180000
借:材料成本差異26000
貸:材料采購26000
如果月末尚未收到購料發票賬單的收料憑證,應按計劃成本暫估入賬:
借:原材料180000
貸:應付賬款——暫估應付賬款180000
4月1日沖回:
借:應付賬款——暫估應付賬款180000
貸:原材料180000
4月10日收到發票賬單的收料憑證時:
借:材料采購206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34000
貸:銀行存款240000
相關推薦:中級會計職稱問答輔導:在途物資實務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