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標準成本控制與分析
一、標準成本控制與分析的內容
標準成本是指通過調查分析、運用技術測定等方法制定的,在有效經營條件下所能達到的目標成本。企業在確定標準成本時,可以根據自身的技術條件和經營水平,在以下類型中進行選擇:一是理想標準成本;二是正常標準成本。
標準成本控制與分析,又稱標準成本管理,是以標準成本為基礎,將實際成本與標準成本進行對比,揭示成本差異形成的原因和責任,進而采取措施,對成本進行有效控制的管理方法。
二、標準成本的制定
標準成本包括用量標準和價格標準兩部分。
產品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三個項目組成。無論是確定哪一個項目的標準成本,都需要分別確定其用量標準和價格標準,兩者的乘積就是每一成本項目的標準成本;將各項目的標準成本匯總,即得到單位產品的標準成本。
三、成本差異的計算及分析
成本差異是指一定時期生產一定數量的產品所發生的實際成本與相關的標準成本之間的差額。
1.兩差異分析法
將總差異分為耗費差異和能量差異兩部分。其巾,耗費差異是指固定制造費用的實際金額與固定制造費用預算金額之間的差額;而能量差異則是指固定制造費用預算金額與固定制造費用標準成本的差額。
耗費差異=實際固定制造費用一預算產量下標準固定制造費用
=實際固定制造費用一標準工時X預算產量×標準分配率
=實際固定制造費用一預算產量下標準工時×標準分配率
能量差異=預算產量下標準固定制造費用一實際產量下標準固定制造費用
=預算產量下標準工時×標準分配率一實際產量下標準工時×標準分配率
= (預算產量下標準工時一實際產量下標準工時) ×標準分配率
2.三差異分析法
將兩差異分析法下的能量差異進一步分解為產量差異和效率差異,即將固定制造費用成本差異分為耗費差異、產量差異和效率差異三個部分。其中耗費差異的計算與兩差異法下一致。
耗費差異=實際固定制造費用一預算產量下標準固定制造費用
=實際固定制造費用一預算產量X工時標準×標準分配率
=實際固定制造費用一預算產量下標準工時×標準分配率
產量差異=(預算產量下標準工時一實際產量下實際工時) ×標準分配率
效率差異=(實際產量下實際工時一實際產量下標準工時)×標準分配率
◇ 233網校提醒廣大考生及時購買考試教材及輔導用書,有效進行會計職稱復習!另外,網校2013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輔導高清課程已經開通,學員可以選報VIP班、沖刺班、精講班、習題班等個性化輔導班次,通過針對性地講解、訓練、答疑、模考,對學習過程進行全程跟蹤、分析、指導,幫助考生全面提升備考效果!充分了解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