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斷題 (每題1分,共10題,共10分)
1、其他條件不變時,優先股的發行價格越高,其資本成本率也越高。()
解析:優先股的資本成本率按一般模式計算為:K=D/P(1-f),可知,資本成本與價格成反比。
2、在資產負債率、產權比率和權益乘數三個指標中,已知其中一個指標值,就可以推算出另外兩個指標值。()
解析: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x 100%;產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x100%;
權益乘數=總資產÷股東權益;他們之間可以相互轉換。
3、與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相比,股東財富最大化目標的局限性在于未能克服企業追求利潤的短期行為。()
解析:與利潤最大化相比,股東財富最大化的主要優點是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企業短期行為,因為不僅目前的利潤會影響股票價格,預期未來的利潤同樣會對股價產生重要影響。
4、基于本量利分析模型,若其他因素不變,目標利潤的變動會影響盈虧平衡點的銷售額。
解析:盈虧平衡點的銷售額=固定成本/邊際貢獻率,利潤不影響這兩個參數,所以不會對盈虧平衡點銷售量造成影響。
5、根據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如果A證券的系統性風險是B證券的2倍,則A證券的必要收益率也是B證券的2倍。()
解析:必要收益率=無風險收益率+風險收益率,風險收益率擴大為原來的2倍,由于無風險收益率保持不變,故必要收益率小于原來的2倍。
6、公司采用股票期權激勵高管,如果行權期內的行權價格高于股價,則激勵對象可以通過行權獲得收益。()
解析:在行權期內,如果股價高于行權價格,激勵對象可以通過行權獲得市場價與行權價格差帶來的收益,否則,將放棄行權。
7、實際利率大于名義利率。
解析:貼現法又稱折價法,是指銀行向企業發放貸款時,先從本金巾扣除利息部分, 到期時借款企業償還全部貸款本金的一種利息支付方法。在這種利息支付方式下,企業可以利用的貸款只是本金減去利息部分后的差額,因此,貸款的實際利率要高于名義利率。
8、與增量預算法相比,采用零基預算法編制預算的工作量較大、成本較高。()
解析:零基預算的缺點主要體現在:一是預算編制工作量較大、成本較高;二是預算編制的準確性受企業管理水平和相關數據標準準確性影響較大。
9、由于商業信用籌資無需支付利息,所以不屬于債務籌資。()
【解析】商業信用,是指企業之間在商品或勞務交易中,由于延期付款或延期交貨所形成的借貸信用關系。商業信用是由于業務供銷活動而形成的,它是企業短期資金的—種重要的和經常性的來源。商業信用,是一種債務籌資方式。
【知識點】籌資方式
10、某公司從銀行取得1年期借款100萬元,年利率5%。若按貼現法付息,則實際利率大于5%。()
【解析】按貼現法付息,企業可以利用的貸款只是本金減去利息部分后的差額,因此,貸款的實際利率要高于名義利率5%。
【知識點】短期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