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斷題
1.(2011年)財務預算能夠綜合反映各項業(yè)務預算和各項專門決策預算,因此稱為總預算。( )
【答案】√
【解析】財務預算作為全面預算體系的最后環(huán)節(jié),它是從價值方面總括地反映企業(yè)業(yè)務預算與專門決策預算的結果,也就是說,業(yè)務預算和專門決策預算中的資料都可以用貨幣金額反映在財務預算內,這樣一來,財務預算就成為各項業(yè)務預算和專門決策預算的整體計劃,故亦稱為總預算,其他預算則相應稱為輔助預算或分預算。
2.(2010年)企業(yè)財務管理部門負責企業(yè)預算的編制、執(zhí)行、分析和考核工作,并對預算執(zhí)行結果承擔直接責任。( )
【答案】×
【解析】企業(yè)財務管理部門具體負責企業(yè)預算的跟蹤管理,監(jiān)督預算的執(zhí)行情況,分析預算與實際執(zhí)行的差異及原因,提出改進管理的意見和建議。企業(yè)內部生產、投資、物資、人力資源、市場營銷等職能部門具體負責本部門業(yè)務涉及的預算編制、執(zhí)行、分析等工作,并配合預算委員會或財務管理部門做好企業(yè)總預算的綜合平衡、協調、分析、控制與考核等工作。其主要負責人參與企業(yè)預算委員會的工作,并對本部門預算執(zhí)行結果承擔責任。
3.(2009年)零基預算是為克服固定預算的缺點而設計的一種先進預算方法。( )
【答案】×
【解析】零基預算是在編制費用預算時,不考慮以往會計期間發(fā)生的費用項目或費用數額,而是一切以零為出發(fā)點,從實際需要逐項審議預算期內各項費用的內容及開支標準是否合理,在綜合平衡的基礎上編制費用預算的方法,它克服了增量預算的缺點。
四、計算分析題
(2009年)C公司為一般納稅人,購銷業(yè)務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只生產一種產品。相關預算資料如下:
資料一:預計每個季度實現的銷售收入(含增值稅)均以賒銷方式售出,其中60%在本季度內收到現金,其余40%要到下一季度收訖,假定不考慮壞賬因素。部分與銷售預算有關的數據如表1所示:
表1
金額單位:元
季度 |
1 |
2 |
3 |
4 |
預計銷售收入 |
* |
100000 |
110000 |
* |
增值稅銷項稅額 |
* |
17000 |
(D) |
* |
預計含稅銷售收入 |
117000 |
(B) |
* |
128700 |
期初應收賬款 |
20800 |
* |
* |
* |
第一季度銷售當期收現額 |
(A) |
|||
第二季度銷售當期收現額 |
(C) |
|||
第三季度銷售當期收現額 |
* |
|||
第四季度銷售當期收現額 |
* |
(E) | ||
經營現金收入合計 |
117000 |
124020 |
128700 |
說明:上表中“*”表示省略的數據
資料二:預計每個季度所需要的直接材料(含增值稅)均以賒購方式采購,其中50%于本季度內支付現金,其余50%需要到下個季度付訖,假定不存在應付賬款到期現金支付能力不足的問題。部分與直接材料采購預算有關的數據如表2所示:
表2
金額單位:元
季度 |
1 |
2 |
3 |
4 |
預計材料采購成本 |
60000 |
* |
65000 |
* |
增值稅進項稅額 |
* |
(G) |
11050 |
* |
預計含稅采購金額合計 |
(F) |
70200 |
76050 |
77220 |
期初應付賬款 |
10000 |
35100 |
(H) |
* |
第一季度采購當期支出額 |
* |
|||
第二季度采購當期支出額 |
* |
|||
第三季度采購當期支出額 |
38025 |
|||
第四季度采購當期支出輟 |
* | |||
材料采購現金支出合計 |
45100 |
* |
* |
* |
說明:上表中“*”表示省略的數據。
要求:
(1)根據資料一確定表1中用字母表示的數值(不需要列示計算過程);
(2)根據資料二確定表2中用字母表示的數值(不需要列示計算過程);
(3)根據資料一和資料二,計算預算年度應收賬款和應付賬款的年末余額。
【答案】
(1)A=70200(元),B=117000(元),C=70200(元),D=18700(元),E=77220(元)
(2)F=70200(元),G=10200(元),H=35100(元)
(3)應收賬款年末余額=128700×40%=51480(元)
應付賬款年末余額=77220×50%=38610(元)
注:
(1)A=117000×60%=70200(元),B=100000+17000=117000(元),C=117000×60%=70200(元),D=110000×17%=18700(元);E=128700×60%=77220(元)
(2)F=60000+60000×17%=70200(元)
G=[70200/(1+17%)]×17%=10200(元)
H=70200×50%=35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