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綜合題(本類題共2題,共25分,第1小題10分,第2小題15分。凡要求計算的題目,除題中特別加以標明的以外,均需列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出現小數的,除題中特別要求以外,均保留小數點后兩位小數;計算結果有單位的,必須予以標明。凡要求說明理由的內容,必須有相應的文字闡述。要求用鋼筆或圓珠筆在答題紙中的指定位置答題,否則按無效答題處理。)
50
要求:(計算結果保留小數點后四位)(1)計算方案一的經營杠桿系數、財務杠桿系數及總杠桿系數;(2)計算方案二的經營杠桿系數、財務杠桿系數及總杠桿系數;(3)預測當銷售量下降25%,兩個方案的息稅前利潤各下降多少個百分比?(4)根據以上資料對比兩種方案的總風險.
參考解析:
(1)方案一:
息稅前利潤=銷售收入一變動成本一固定成本=20×(20-5)一50=250(萬元)
經營杠桿系數=基期邊際貢獻/基期息稅前利潤=20×(20-5)/250=1.2因為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所以負債總額=資產總額×資產負債率=300×40%=120(萬元)利息=120×10%=12(萬元)財務杠桿系數=基期息稅前利潤/基期利潤總額=[20×(20-5)一501/[20×(20-5)一50-12]:1.0504總杠桿系數=經營杠桿系數×財務杠桿系數=1.2×1.0504=1.26048
(2)方案二:
息稅前利潤=銷售收入一變動成本一固定成本=20×(20-4)一80=240(萬元)經營杠桿系數=基期邊際貢獻/基期息稅前利潤=20×(20-4)/240=1_33負債總額=資產總額×資產負債率:300×40%=120(萬元)利息=120×10%:l2(萬元)財務杠桿系數=基期息稅前利潤/基期利潤總額=[20×(20-4)一80]/[20×(20-4)一80-121:1.0526總杠桿系數:l.33×1.0526:1.4
(3)當銷售量下降25%時,根據經營杠桿系數的
定義公式:
經營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產銷量變動率得出: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經營杠桿系數×產銷量變動率,所以,方案一的稅前利潤下降:1.2×25%:30%方案二的稅前利潤下降:1.33×25%:33.25%
(4)方案一的總杠桿系數是l.26048,方案二的總杠桿系數是l.4,因此方案二的總杠桿系數更大,方案二的總風險大。
51


(1)估算兩種證券的預期收益率;
(2)估算兩種證券的標準離差;
(3)估算兩種證券的標準離差率;
(4)公司擬按照4:6的比例投資于甲、乙兩種證券,假設資本資產定價模型成立,如果證券市場平均收益率是12%,無風險利率是5%,計算該投資組合的預期收益率和β系數是多少?
參考解析:
(1)計算如下:
①甲證券的預期收益率=一10%×0.2+5%×0.3+10%×0.3+15%×0.1+20%×0.1=6%
②乙證券的預期收益率:15%×0.2+10%×O_3+0%×0.3-10%×0.1+30%×0.1=8%
(2)計算如下:
①甲證券的方差:0.2×(一10%一6%)2+0.3×(5%一6%)2+0.3×(10%一6%)2+0.1×(15%一6%)2+0.1×(20%-6%)2:0.0084

②乙證券的方差:0.2×(15%一8%)2+0.3×(10%一8%)2+0.3×(0%一8%)2+0.1×(一10%一8%)2+0.1×(30%一8%)2:0.Olll

(3)計算如下:
甲證券標準離差率=9.165%÷6%:l.53
乙證券標準離差率=10.536%÷8%:l.32
(4)計算如下:
①投資組合的預期收益率:0.4×6%+0.6×8%:7.2%
②投資組合的β系數。
專題推薦:2017年中級財務管理備考沖刺專題
推薦閱讀:2017年中級會計師備考七大攻略專題
2017年中級會計師取證班解密90%必考點,送VIP題庫!【點擊馬上試聽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