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2008年甲公司預計資產負債表(部分):
資產負債表 2008年12月31日 單位:萬元

預計的其他資料:
(1)全年含稅銷售收入為58 500萬元,經營現金收入56 750萬元。
(2)全年直接材料采購金額合計25 320萬元,直接材料采購現金支出合計24 600萬元;其它經營性現金支出合計為33 600萬元,其中包括預分股利800萬元,支付福利費140萬元。
(3)工資總額為1 250萬元(全部在當年支付),福利費按工資的14%計提。
(4)2007年新建一條生產線,投資額為650萬元(全部付現),2007年投入使用,另外發生24萬元的資本化利息支出。
(5)2007年末在產品存貨余額為120萬元,產成品存貨余額為3 000萬元,原材料存貨年末余額為2 105萬元。
(6)資金籌措和運用的合計數為2 120萬元。
(7)實現凈利潤為4 500萬元。盈余公積計提比例為15%。按可供投資者分配利潤的20%分配股利。
(8)需要計提400萬元的壞賬準備和120萬元的存貨跌價準備。要求:計算表中各個字母代表的數值,并把表格填寫完整。
47、某公司下設A、B兩個投資中心,有關資料見下表:
投資中心 | A中心 | B中心 | 總公司 |
息稅前利潤 | 120000 | 450000 | 570000 |
經營總資產平均占用額 | 2000000 | 3000000 | 5000000 |
總公司規定的總資產息稅前利潤率 | 10% | 10% |
現有兩個追加投資的方案可供選擇:第一,若A中心追加投入1500000元經營資產,每年將增加120000元息稅前利潤;第二,若B中心追加投入2000000元經營資產,每年將增加290000元息稅前利潤。假定資產供應有保證,剩余資金無法用于其他方面,暫不考慮剩余資金的機會成本。
要求:
(1)計算追加投資前A、B中心以及總公司的總資產息稅前利潤率和剩余收益指標。
(2)計算A中心追加投資后,各中心以及總公司的總資產息稅前利潤率和剩余收益指標。
(3)計算B中心追加投資后,各中心以及總公司的總資產息稅前利潤率和剩余收益指標。
(4)根據總資產息稅前利潤率指標,分別從A中心、B中心和總公司的角度評價上述追加投資方案的可行性,并據此評價該指標。
(5)根據剩余收益指標,分別從A中心、B中心和總公司的角度評價上述追加投資方案的可行性,并據此評價該指標。
48、甲公司欲購置一臺設備,賣方提出四種付款方案,具體如下:
方案1:第一年初付款10萬元,從第二年開始,每年末付款28萬元,連續支付5次;
方案2:第一年初付款5萬元,從第二年開始,每年初付款25萬元,連續支付6次;
方案3:第一年初付款10萬元,以后每間隔半年付款一次,每次支付15萬元,連續支付8次;
方案4:前三年不付款,后六年每年初付款30萬元。
假設按年計算的折現率為10%,分別計算四個方案的付款現值,最終確定應該選擇哪個方案?
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