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會計《財務管理》高頻考點:每股收益分析法
1.每股收益無差別點 | (1) 計算思路:令兩個方案每股收益相等,求息稅前利潤。 (2)計算公式 (EBIT-I1) (1-T) -DP1] /N1= [ (EBIT-I2) (1-T) -DP2]/N2 [提示]上述公式中涉及的利息、優先股股息以及普通股股數,都是針對全部資本而言的,即包括原有資本與追加籌資的情況。 (3)計算每股收益無差別點的業務量水平:根據EBIT= (P-VC) Q-F,求Q即可。 |
2.決策原則 | (1)預期息稅前利潤或業務量大于每股收益無差別點時,應選擇債務籌資方案(財務杠桿效應較大) (2)反之,應選擇股權籌資方案(財務杠桿效應較小)[提示] 決策時,預期息稅前利潤是指追加籌資后總的息稅前利潤(不是指增加的息稅前利潤) |
資料下載>>【歷年各科真題】【黃金考點+金題演練免費領】【更多資料免費下載】
1、[多選題] 下列各項中,運用每股收益無差別點確定合理的資本結構時,可計算的指標有( )。
A.息稅前利潤
B.凈利潤
C.業務量
D.利潤總額
每股收益無差別點是指不同籌資方式下每股收益都相等時的息稅前利潤或業務量水平。故選項A、C正確,選項B、D
不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