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主要講解現金管理、應收賬款管理、存貨管理以及流動負債管理的相關內容,近三年考試平均分值為12分,2019年(第一批/第二批)分值分別為(10/16)分,本章各種題型均有可能涉及,尤其要關注計算分析題的考核,近年來也出現綜合題的考核,屬于非常重要章節(第一層次)。
【真題再現——流動資產的融資策略】
(2017年單選題)某公司資產總額為9000萬元,其中永久性流動資產為2400萬元,波動性流動資產為1600萬元,該公司長期資金來源金額為8100萬元,不考慮其他情形,可以判斷該公司的融資策略屬于( )。
A、期限匹配融資策略
B、保守融資策略
C、激進融資策略
D、風險匹配融資策略
【真題再現——持有現金的動機】
1、(2019年單選題)企業在銷售旺季為方便向客戶提供商業信用而持有更多現金,該現金持有動機主要表現為( )。
A、交易性需求
B、投資性需求
C、投機性需求
D、預防性需求
①向客戶提供的商業信用條件(同向);
②從供應商那里獲得的信用條件(反向);
③業務的季節性(旺季的需求比較高)。
2、(2019年單選題)某公司發現某股票的價格因突發事件而大幅度下降,預判有很大的反彈空間,但苦于沒有現金購買。這說明該公司持有的現金未能滿足( )。
A、投機性需求
B、預防性需求
C、決策性需求
D、交易性需求
【真題再現——目標現金余額的確定之存貨模型】
(2015年計算分析題)乙公司使用存貨模型確定最佳現金持有量。根據有關資料分析,2015年該公司全年現金需求量為8100萬元,每次現金轉換的成本為0.2萬元,持有現金的機會成本率為10%。
要求:
(1)計算最佳現金持有量。
(2)計算最佳現金持有量下的現金轉換次數。
(3)計算最佳現金持有量下的現金交易成本。
(4)計算最佳現金持有量下持有現金的機會成本。
(5)計算最佳現金持有量下的相關總成本。
參考答案:
(1)最佳現金持有量=(2×8100×0.2/10%)1/2=180(萬元)
(2)最佳現金持有量下的現金轉換次數=8100/180=45(次)
(3)最佳現金持有量下的現金交易成本=45×0.2=9(萬元)
(4)最佳現金持有量下持有現金的機會成本=180/2×10%=9(萬元)
(5)最佳現金持有量下的相關總成本=9+9=18(萬元);或最佳現金持有量下的相關總成本=(2×8100×0.2×10%)1/2=18(萬元)。
【真題再現——目標現金余額的確定之隨機模型】
(2019年單選題)某公司采用隨機模型計算得出目標現金余額為200萬元,最低限額為120萬元,則根據該模型計算的現金上限為( )萬元。
A、280
B、360
C、240
D、320
【真題再現——新舊信用政策決策】
(2018年計算分析題)乙公司2017年采用“N/30”的信用條件,全年銷售額(全部為賒銷)為10000萬元,平均收現期為40天。2018年初,乙公司為了盡快收回貨款,提出了“2/10,N/30”的信用條件。新的折扣條件對銷售額沒有影響,但壞賬損失及收賬費用共減少200萬元。預計占銷售額一半的客戶將享受現金折扣優惠,享受現金折扣的客戶均在第10天付款,不享受現金折扣的客戶平均付款期為40天。該公司的資本成本為15%,變動成本率為60%。假設一年按360天計算,不考慮增值稅及其他因素的影響。
要求:
(1)計算改變信用條件引起的現金折扣成本的增加額;
(2)計算改變信用條件后應收賬款的平均收現期;
(3)計算改變信用條件引起的應收賬款機會成本的增加額;
(4)計算改變信用條件引起的稅前利潤增加額;
(5)判斷提出的信用條件是否可行并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
(1)改變信用條件引起的現金折扣成本的增加額=10000×50%×2%=100(萬元)
(2)改變信用條件后應收賬款的平均收現期=10×50%+40×50%=25(天)
(3)改變信用條件引起的應收賬款機會成本的增加額=(10000/360×25-10000/360×40)×60%×15%=-37.5(萬元)
(4)改變信用條件引起的稅前利潤增加額=200+37.5-100=137.5(萬元)
(5)信用政策改變是可行的。理由:增加的稅前損益大于0,即信用政策改變能夠增加稅前利潤。
【真題再現——存貨管理】
(2017年計算分析題)丙公司是一家設備制造企業,每年需要外購某材料108000千克,現有S和T兩家符合要求的材料供應企業,他們所提供的材料質量和價格都相同。公司計劃從兩家企業中選擇一家作為供應商,相關資料如下:
(1)從S企業購買該材料,一次性入庫,每次訂貨費用為5000元,年單位材料變動儲存成本為30元/千克,假設不存在缺貨。
(2)從T企業購買該材料,每次訂貨費用為6050元,年單位材料變動儲存成本為30元/千克,材料陸續到貨和使用,每日送貨量為400千克,每日耗用量為300千克。
要求:
(1)利用經濟訂貨基本模型,計算從S企業購買材料的經濟訂貨批量和相關存貨總成本。
(2)利用經濟訂貨擴展模型,計算從T企業購買材料的經濟訂貨批量和相關存貨總成本。
(3)基于成本最優原則,判斷丙公司應該選擇哪家企業作為供應商。
參考答案:
(1)從S企業購買材料:
經濟訂貨批量=(2×5000×108000/30)1/2 =6000(千克)
相關存貨總成本=(2×5000×108000×30)1/2=180000(元)
(2)從T企業購買材料:
經濟訂貨批量={2×6050×108000/[30×(1-300/400)]}1/2=13200(千克)
相關存貨總成本=[2×6050×108000×30×(1-300/400)]1/2=99000(元)
(3)基于成本最優原則,從T企業購買材料的相關存貨總成本99000元小于從S企業購買材料的相關存貨總成本180000元,所以應該選擇T企業作為供應商。
【真題再現——借款實際利率的計算】
1、(2017年單選題)某企業獲批100萬元的周轉信貸額度,約定年利率為10%,承諾費率為0.5%,年度內企業實際動用貸款60萬元,使用了12個月,則該筆業務在當年實際發生的借款成本為( )萬元。
A、10
B、10.2
C、6.2
D、6
利息=60×10%=6(萬元),承諾費=(100-60)×0.5%=0.2(萬元),實際的借款成本=6+0.2=6.2(萬元)
2、(2018年單選題)某企業向銀行借款500萬元,利率為5.4%,銀行要求保留10%的補償性余額,則該借款的實際利率是( )。
A、6%
B、5.4%
C、4.86%
D、4.91%
3、(單選題)某企業借入一年期年利率為10%的貸款200萬元,銀行要求貸款本息分12個月等額償還,則該項借款的實際年利率大約為( )。
A、8%
B、12%
C、16%
D、20%
【真題再現——現金折扣的決策】
(2016年計算分析題)丙商場季節性采購一批商品,供應商報價為1000萬元,付款條件為“3/10,2.5/30,N/90”,目前丙商場資金緊張,預計到第90天才有資金用于支付,若要在90天內付款只能通過銀行借款解決,銀行借款年利率為6%,假設一年按360天計算。有關情況如下表所示:
要求:
(1)確定表中字母代表的數值(不需要列示計算過程)。
(2)指出丙商場應選擇哪一天付款,并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
(1)
A=1000×(1-3%)×6%/360×(90-10)=12.93(萬元)
B=30-12.93=17.07(萬元)
C=1000×2.5%=25(萬元)
D=[2.5%/(1-2.5%)]×[360/(90-30)]=15.38%
(2)應該選擇在第10天付款,因為第10天付款享受折扣的凈收益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