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篇
阿基米德曾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將翹起整個地球”。這是對杠桿原理的一個形象化的描述。這種原理,不僅在物理上適用,在資本市場上同樣適用。
(一)經營杠桿
經營杠桿,就是以“固定性經營成本”為支點,使得企業的資產報酬(息稅前利潤)變動率大于業務量變動率。經營杠桿放大了市場和生產等因素變化對利潤波動的影響。
【解釋】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現象:
(二)財務杠桿
財務杠桿,就是以固定性資本成本(利息、優先股股利等)為支點,使得企業的普通股收益(或每股收益)變動率大于息稅前利潤變動率。
【解釋】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現象:
(三)財務杠桿和經營杠桿的區別和聯系
杠桿 | 區別 | 聯系 |
經營杠桿 | ①經營杠桿是生產經營上的原因,財務杠桿是籌資的原因; ②因此,經營杠桿的固定費用是“固定性經營成本”,財務杠桿的固定費用是“固定性資本成本”。 | ①兩者的乘積構成總杠桿; ②都是因為固定費用的存在。 |
財務杠桿 |
二、計算篇(見余文)
(一)基礎公式
在計算杠桿系數時,需要用到一些管理會計的知識
指標 | 計算 |
單位邊際貢獻 | =單價-單位變動成本 |
邊際貢獻 | =(單價-單位變動成本)×產銷量 =銷售額-變動性經營成本 =銷售額×邊際貢獻率 |
息稅前利潤EBIT | =邊際貢獻-固定性經營成本 |
稅前利潤 | =息稅前利潤-債務的利息 |
凈利潤 | =稅前利潤×(1-所得稅稅率) |
每股收益EPS | =(凈利潤-優先股股利)÷普通股股數 |
(二)經營杠桿系數
(1)定義式:根據概念,是產量變動導致息稅前利潤變動,所以經營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產銷量變動率
其中變動率=變動量÷基期值
小tip:算敏感系數時,A導致B變動,敏感系數=ΔB÷ΔA。
(2)計算式:經營杠桿系數=(EBIT0+基期固定性經營成本)/EBIT0
(三)財務杠桿系數
(1)定義式:根據概念,是息稅前利潤變動導致每股收益變動,所以財務杠桿系數=每股收益變動率/息稅前利潤變動率
(2)計算式:財務杠桿系數EBIT0/(EBIT0–I0),若同時還存在優先股,則DFL=EBIT0/[EBIT0-基期債務利息-優先股股息÷(1-所得稅稅率)]
【注意】因為優先股股息是稅后值,為了和債務利息統一口徑,所以需要把優先股股息換算成稅前值。
(四)總杠桿系數
(1)定義式:因為是產銷量導致每股收益的變動,所以總杠桿系數=每股收益變動率/產銷量變動率
(2)計算式:總杠桿系數=財務杠桿系數×經營杠桿系數,更具體來說:
①不存在優先股股息時
DTL=(EBIT0+F0)/(EBIT0-I0)
②存在優先股股息時
DTL=(EBIT0+F0)/[EBIT0-I0-Dp÷(1-T)]
(3)對公司籌資的影響
★前提:
①只要企業同時存在固定性經營成本和固定性資本成本,就存在總杠桿效應。
②風險管理策略:要保持一定的風險狀況水平,需要維持一定的總杠桿系數,經營杠桿和財務杠桿可以有不同的組合。
★籌資策略:(根據公司特點不同,有不同的籌資組合)
①固定資產比重較大的資本密集型企業:經營杠桿系數高,經營風險大;籌資主要依靠權益資本,保持較小的財務杠桿系數和財務風險。
②變動成本比重較大的勞動密集型企業:經營杠桿系數低,經營風險小;籌資主要依靠債務資金,保持較大的財務杠桿系數和財務風險。
③初創階段市場占有率低,產銷業務量小,經營杠桿系數大,籌資主要依靠權益資本,在較低程度上使用財務杠桿。
④擴張成熟期市場占有率高,產銷業務量大,經營杠桿系數小,可擴大債務資本比重,較高程度使用財務杠桿。
【實戰演練】
(2017年計算分析題)乙公司是一家服裝企業,只生產銷售某種品牌的西服。2016年度固定成本總額為20000萬元。單位變動成本為0.4萬元,單位售價為0.8萬元,銷售量為100000套,乙公司2016年度發生的利息費用為4000萬元。
要求:
(1)計算2016年度的息稅前利潤。
(2)以2016年為基期,計算下列指標:①經營杠桿系數;②財務杠桿系數;③總杠桿系數。
(1)2016年度的息稅前利潤=(0.8-0.4)×100000-20000=20000(萬元)
【提示】本例固定成本總額是指固定的經營成本,不含利息費用。
(2)
①經營杠桿系數=(0.8-0.4)×100000/20000=2
②財務杠桿系數=20000/(20000-4000)=1.25
③總杠桿系數=2×1.25=2.5
溫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網校-chenyayu獨立創作完成,未經著作權人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