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文的邏輯
二、什么是資本成本
1、概念:資本成本,是指企業為籌集和使用資本而付出的代價。
2、含義:包括籌資費用和占用費用:
(1)籌資費用:顧名思義,是指企業在資本籌措過程中為獲取資本而付出的代價。比如借款手續費、發行股票的發行費等。
(2)占用費用:顧名思義,是指企業在資本使用過程中因占用資本而付出的代價。比如利息,股利等。
3、衡量指標:資本成本通常用相對數表示,即資本成本率。
三、怎么算資本成本
(一)只打算選擇一種籌資方式——計算個別資本成本
總體計算思路:
(1)不考慮時間價值:資本成本率 =年資金占用費/[籌資總額×(1-籌資費用率)]
=稅后利息/籌資凈額
(2)考慮時間價值:令現金流入的現值=現金流出的現值,求折現率,折現率就是資本成本率。
上述計算思路可以用在銀行借款、公司債券的資本成本的計算中。
(3)優先股:
①固定股息率優先股,且各期股利相等:
KS=D/[Pn×(1-f)]
其中:KS為優先股資本成本率;D為優先股年固定股息;Pn為優先股發行價格;f為籌資費用率。
②浮動股息率優先股,且各期股利變化呈一定的規律:采用折現模式計算,具體計算與普通股資本成本的股利增長模型相同。
(4)普通股:
①股利增長模型
KS=D1/[P0×(1-f)]+g
D1=D0×(1+g)
其中:g為股利增長率;f為籌資費用率;P0為目前股票市場價格;D0為本期股利;D1為預計第一期股利。
②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KS=Rf+β(Rm-Rf)
其中:Rf為無風險報酬率;Rm為市場平均報酬率;β為某股票貝塔系數。
(5)留存收益:與普通股資本成本計算基本相同,差異在于留存收益資本成本率不考慮籌資費用。
(二)選擇多種籌資方式——計算平均資本成本
①計算思路:將個別資本成本率和權數對應相乘再相加——即,計算加權平均數。
②權數的選擇:
權數的種類 | 優點 | 缺點 |
賬面價值權數 | 資料容易取得,計算結果比較穩定。 | 不能反映目前從資本市場上籌集資本的現時機會成本,不適合評價現時的資本結構。 |
市場價值權數 | 反映現時資本成本水平。 | 現行市價經常變動,不易取得; 現行市價反映的只是現時的資本結構,不適用未來的籌資決策。 |
目標價值權數 | 體現期望資本結構,能適用于未來的籌資決策,更適用于企業籌措新資金。 | 目標價值的確定難免具有主觀性,而且很難客觀合理地確定。 |
(三)追加籌資時——計算平均資本成本
計算方法:加權平均法(以目標價值為權數)
四、怎么考資本成本?見余文
通常會按照如下順序進行考查:
第一步:計算債or借款or股的資本成本率;
第二步:按照題目給定的權數,計算加權平均數。
第三步:做出決策。
【實戰演練】
(2016年計算題)甲公司2015年年末長期資本為5000萬元,其中長期銀行借款為1000萬元,年利率為6%;所有者權益(包括普通股股本和留存收益)為4000萬元。公司計劃在2016年追加籌集資金5000萬元,其中按面值發行債券2000萬元,票面年利率為6.86%,期限5年,每年付息一次,到期一次還本,籌資費用率為2%;發行優先股籌資3000萬元,固定股息率為7.76%,籌集費用率為3%。公司普通股β系數為2,一年期國債利率為4%,市場平均報酬率為9%。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假設不考慮籌資費用對資本結構的影響,發行債券和優先股不影響借款利率和普通股股價。
要求:
(1)計算甲公司長期銀行借款的資本成本。
(2)假設不考慮貨幣時間價值,計算甲公司發行債券的資本成本。
(3)計算甲公司發行優先股的資本成本。
(4)利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計算甲公司留存收益的資本成本。
(5)計算甲公司2016年完成籌資計劃后的平均資本成本。
參考答案:
(1)長期銀行借款資本成本=6%×(1-25%)=4.5%
(2)債券資本成本=2000×6.86%×(1-25%)/[2000×(1-2%)]=5.25%
(3)優先股資本成本=3000×7.76%/[3000×(1-3%)]=8%
(4)留存收益資本成本=4%+2×(9%-4%)=14%
(5)2016年完成籌資計劃后企業資本總額=5000+5000=10000(萬元)
平均資本成本=1000/10000×4.5%+2000/10000×5.25%+3000/10000×8%+4000/10000×14%=9.5%。
溫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網校-chenyayu獨立創作完成,未經著作權人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