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級會計師財務管理第六章預習知識點:債券投資【2017中級《財務管理》預習知識點匯總】
(一)債券要素
要素 | 提示 |
(1)面值 | 到期還本額 |
(2)票面利率 | 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
(3)到期日 | 持有期限 |
(二)債券的價值
將在債券投資上未來收取的利息和收回的本金折為現值,即可得到債券的內在價值。債券的內在價值也稱為債券的理論價格,只有債券價值大于其購買價格時,該債券才值得投資。影響債券價值的因素主要有債券的面值、期限、票面利率和所采用的貼現率等因素。
1.債券估價基本模型
2.債券期限對債券價值的敏感性
選擇長期債券還是短期債券,是公司財務經理經常面臨的投資選擇問題。由于票面利率的不同,當債券期限發生變化時,債券的價值也會隨之波動。
3.市場利率對債券價值的敏感性
債券一旦發行,其面值、期限、票面利率都相對固定了,市場利率成為債券持有期間影響債券價值的主要因素。市場利率是決定債券價值的貼現率,市場利率的變化會造成系統性的利率風險。
(三)債券投資的收益率
1.債券收益的來源
債券投資的收益是投資于債券所獲得的全部投資報酬,這些投資報酬來源于三個方面:
(1)名義利息收益。債券各期的名義利息收益是其面值與票面利率的乘積。
(2)利息再投資收益。債券投資評價時,有兩個重要的假定:第一,債券本金是到期收回的,而俥券利息是分期收取的;第二,將分期收到的利息重新投資于同一項目,并取得與本金同等的利息收益率。
(3)價差收益。它指債券尚未到期時投資者中途轉讓債券,在賣價和買價之間的價差上所獲得的收益,也稱為資本利得收益。
2.債券的內部收益率
債券的內部收益率,是指按當前市場價格購買債券并持有至到期日或轉讓日,所產生的預期報酬率,也就是債券投資項目的內含報酬率。在債券價值估價基本模型中,如果用債券的購買價格P0代替內在價值Vb,就能求出債券的內部收益率。也就是說,用該內部收益率貼現所決定的債券內在價值,剛好等于債券的目前購買價格。
債券真正的內在價值是按市場利率貼現所決定的內在價值,當按市場利率貼現所計算的內在價值大于按內部收益率貼現所計算的內在價值時,僨券的內部收益率才會大于市場利率,這正是投資者所期望的。
專題推薦:2017年中級財務管理備考沖刺專題
2017年中級會計師取證班鎖定90%考點,零基礎備考,一次通關!【點擊馬上試聽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