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017年中級會計師財務管理第三章預算管理知識點之固定預算法與彈性預算法。同步練習,助力通關,點擊進入中級財務管理章節習題在線測試》》
固定預算法與彈性預算法
編制預算的方法按其業務量基礎的數量特征不同, 可分為固定預算法和彈性預算法。
1.固定預算法
固定預算法又稱靜態預算法,是指在編制預算時,只根據預算期內正常、可實現的某一固定的業務量(如生產量、銷售量等)水平作為唯一基礎來編制預算的方法。
固定預算法的缺點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適應性差。
二是可比性差。
2.彈性預算法
彈性預算法又稱報考預算法,是在成本性態分析的基礎上,依據業務量、成本和利潤之間的聯動關系,按照預算期內可能的一系列業務量(如生產量、銷售量、工時等)水平編制系列預算的方法。
理論上,彈性預算法適用于編制全面預算中所有與業務量有關的預算,但實務中主要用于編制成本費用預算和利潤預算,尤其是成本費用預算。
彈性預算法所采用的業務量范圍, 視企業或部門的業務量變化情況而定,務必使實際業務量不至于超出相關的業務量范圍。一般來說,可定在正常生產能力的70% -110%之間,或以歷史上最高業務量和最低業務量為其上下限。彈性預算法編制預算的準確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成本性態分析的可靠性。
運用彈性預算法編制預算的基本步驟是:
第一步:選擇業務量的計量單位;
第二步:確定適用的業務量范圍;
第三步:逐項研究并確定各項成本和業務量之間的數量關系;
第四步:計算各項預算成本,并用一定的方式來表達。
彈性預算法又分為公式法和列表法兩種具體方法:
(1)公式法
公式法是運用總成本性態模型,測算預算期的成本費用數額,并編制成本費用預算的方法。根據成本性態,成本與業務量之間的數量關系可用公式表示為:
y = a + bx
其中,y表示某項預算成本總額,a表示該項成本中的預算固定成本額,b表示該項成本中的預算單位變動成本額,X表示預計業務量。
(2)列表法
列表法是在預計的業務量范圍內將業務量分為若干個水平,然后按不同的業務量水平編制預算。
應用列表法編制預算,首先要在確定的業務量范圍內,劃分出若干個不同水平,然后分別計算各項預算值,匯總列人一個預算表格。
列表法的優點是:不管實際業務量多少,不必經過計算即可找到與業務量相近的預算成本;混合成本中的階梯成本和曲線成本,可按總成本性態模型計算填列,不必用數學方法修正為近似的直線成本。但是,運用列表法編制預算,在評價和考核實際成本時,往往需要使用插值法來計算“實際業務量的預算成本”
考點練習題:
【例題.多選題】相對于固定預算,彈性預算的特點包括( ?。?。
A.預算范圍寬 B.過于呆板
C.可比性差 D.便于預算執行的評價和考核
【答案】AD
【解析】與按特定業務量水平編制的固定預算法相比,彈性預算法有兩個顯著特點:(1)彈性預算是按-系列業務量水平編制的,從而擴大了預算的適用范圍;(2)彈性預算是按成本性態分類列示的,在預算執行中可以計算-定實際業務量的預算成本,以便于預算執行的評價和考核。
推薦閱讀:2017年中級會計師《財務管理》核心考點訓練營十套
中級會計師考試報名特惠,全科取證班立減170元,原價850元現680元,截止日期2017年3月28日,點擊進入報名吧》》
下載233網校中級會計師考試APP,更多考試信息及時與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