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財務管理體制
一、知識點預習——集權與分權的選擇
集權型或分權型財務管理體制的選擇,本質上體現著企業的管理政策,是企業基于環境約束與發展戰略考慮順勢而定的權變性策略。——無固定模式,且不會一成不變
1.考慮企業與各所屬單位之間的業務關系和資本關系的具體特征
1)業務關系特征——有無必要實施集權的基本因素(必要性)
各所屬單位之間的業務聯系越密切(例如,實施縱向一體化戰略),就越有必要采用相對集中的財務管理體制,反之,則相反。
2)資本關系特征——能否采取集權的基本條件(可行性)
當企業掌握了各所屬單位一定比例有表決權的股份(如50%以上)之后,企業才有可能通過指派較多董事去有效地影響各所屬單位的財務決策,各所屬單位的財務決策才有可能相對“集中”于企業總部。
2.考慮集權與分權的“成本”和“利益”差異
成本 | 利益 | |
集權 | ①所屬單位積極性的損失; ②財務決策效率下降。 |
①容易使企業財務目標協調; ②提高財務資源的利用效率。 |
分權 | ①可能發生各所屬單位財務決策目標及財務行為與企業整體財務目標的背離; ②財務資源利用效率下降。 |
①提高財務決策效率; ②調動各所屬單位的積極性。 |
3.集權與分權應考慮的其他因素——環境、規模和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管理者較高的管理水平,有助于企業更多地集中財權;否則,財權過于集中只會導致決策效率的低下。
二、練習
多選題
關于集權與分權的“成本”和“利益”,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有( )。
A、集中的“成本”主要是可能發生的各所屬單位財務決策目標及財務行為與企業整體目標的背離以及財務資源利用效率的下降
B、分散的“成本”主要是各所屬單位積極性的損失和財務決策效率的下降
C、集中的“利益”主要是容易使企業財務目標協調和提高財務資源的利用效率
D、分散的“利益”主要是提高財務決策效率和調動各所屬單位的積極性
【正確答案】 AB
【答案解析】 本題考核集權與分權的選擇。集中的“成本”主要是各所屬單位積極性的損失和財務決策效率的下降,分散的“成本”主要是可能發生的各所屬單位財務決策目標及財務行為與企業整體目標的背離以及財務資源利用效率的下降,選項A、B的說法不正確
考生看了又看:2016年中級會計師考試預習階段學習計劃表 報考條件在線查詢系統
講師支招:233網校講師解讀2016年中級會計師考試復習備考策略
交流吐槽區(點擊加入QQ群可快速加群交流):
溫馨提示:有任何報考及考試相關疑問,可添加小編個人微信號“fdoz33”咨詢。也可以使用微信公眾號“kjzc233”加入我們的備戰團隊!233網校APP已上線,考生可下載手機APP,隨時掌握考試報考!
掃一掃上面的二維碼,添加小編個人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