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難點講解及典型例題
一、收入與分配管理的主要內容圈
(-)收入與分配管理的意義與原則
項目 |
內容 |
意義 |
1.收入與分配管理集中體現了企業所有者、經營者與勞動者之間的利益關系 |
原則 |
依法分配原則、分配與積累并重原則、兼顧各方利益原則、投資與收人對等原則 |
【提示】表中顯示的內容都是客觀題的考點.重點掌握收入與分配管理的各項原則。
【例題1·單選題】某企業在進行收益分配時,注意了統籌兼顧,維護各利益相關者的合法權益,這體現了收入與分配管理的( )原則。
A.依法分配
B.分配與積累并重
C.兼顧各方利益
D.投資與收入對等
【答案】C
【解析】兼顧各方利益原則是指企業進行收入分配時,應當統籌兼顧,維護各利益相關者的合法權益,所以選項C是答案;依法分配原則是指企業應當認真執行國家頒布的相關法規中規定的企業收入分配的基本要求、-般程序和重要比例;分配與積累并重原則是指恰當處理分配與積累之間的關系,留存-部分凈利潤,能夠增強企業抵抗風險的能力。也可以提高企業經營的穩定性與安全性;投資與收入對等原則是指收入分配應當體現“誰投資誰受益”、收入大小與投資比例相對等的原則.所以選項A、B、D不是答案。
(二)收入與分配管理的內容【★2012年單選題】
分配順序 |
分配項目 |
說明 |
1 |
彌補以前年度虧損 |
企業在提取法定公積金之前,應先用當年利潤彌補以前年度虧損。企業年度虧損 |
2 |
提取法定公積金 |
根據《公司法》的規定,法定公積金的提取比例為當年稅后利潤(彌補虧損后) 公積金可用于彌補虧損或轉增資本,但企業用法定公積金轉增資本后,法定公積 |
3 |
提取任意公積金 |
根據《公司法》的規定,公司從稅后利潤中提取法定公積金后,經股東會或者股 東大會決議.還可以從稅后利潤中提取任意公積金 |
4 |
向股東(投資者) 分配股利(利潤) |
根據《公司法》的規定,公司彌補虧損和提取公積金后所余稅后利潤.可以向股 體股東約定不按照出資比例分取紅利的除外;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東持有的股份 |
【提示】資本(包括實收資本或股本和資本公積)不能用來發放股利。
【例題2·計算題】某企業2013年實現銷售收入2480萬元,全年固定成本和費用570萬元,變動成本率55%,所得稅稅率25%。2013年年初時未分配利潤的賬面余額為-40萬元。該企業按10%提取法定公積金,按5%提取任意佘積金,向投資者分配利潤的比率為可供投資者分配利潤的40%,不存在納稅調整事項以及遞延所得稅。
要求:計算2013年的稅后利潤、提取的公積金以及應向投資者分配的利潤。
【答案】
2013年稅后利潤=(2480—570—2480×55%)×(1—25%)=409.5(萬元)
提取的法定公積金=(409.5—40)×10%=36.95(萬元)
提取的任意公積金=(409.5—40)×5%=18.48(萬元)
提取的公積金=36.95+18.48=55.43(萬元)
可供投資者分配的利潤=-40+409.5—55.43=314.07(萬元)
應向投資者分配的利潤=314.07×40%=125.63(萬元)
【思路點撥】提取的公積金屬于利潤留存,不能用來對投資者進行分配,所以,計算可供投資者分配的利潤時,應該扣除提取的公積金。
233網校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