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會計職稱考試《財務管理》預習
第二章 預算管理
第二節預算的編制方法與程序
一、預算編制方法
企業可以根據不同的預算項目,分別采用固定預算、彈性預算、增量預算、零基預算、定期預算和滾動預算等方法編制預算。
(一)固定預算與彈性預算編制方法
固定預算編制方法,又稱靜態預算編制方法,是根據預算內正常的、可實現的某一業務量水平為基礎來編制的預算。一般適用于固定費用或者數額比較穩定的預算項目。
彈性預算是在按照成本(費用)習性分類的基礎上,根據量、本、利之間的依存關系,考慮到計劃期間業務量可能發生的變動,編制出一套適應多種業務量的費用預算,以便分別反映在各該業務量的情況下所應支出的費用水平。
(二)增量預算與零基預算編制方法
增量預算是指以基期成本費用水平為基礎,結合預算業務量水平及有關降低成本的措施,通過調整有關費用項目而編制預算的方法。增量預算以過去的費用發生水平為基礎,主張不需在預算內容上作較大的調整。
零基預算的全稱為“以零為基礎編制計劃和預算的方法”,它是在編制費用預算時,不考慮以往會計期間所發生的費用項目或費用數額,而是一切以零為出發點,從實際需要逐項審議預算期內各項費用的內容及開支標準是否合理,在綜合平衡的基礎上編制費用預算的方法。
(三)定期預算與滾動預算編制方法
定期預算是指在編制預算時,以不變的會計期間(如日歷年度)作為預算期的一種編制預算的方法。
滾動預算又稱連續預算,是指在編制預算時,將預算期與會計期間脫離開,隨著預算的執行不斷地補充預算,逐期向后滾動,使預算期始終保持為一個固定長度(一般為12個月)的一種預算方法。
二、預算編制程序
企業編制預算,一般應按照“上下結合、分級編制、逐級匯總”的程序進行。
(一)下達目標
企業董事會或經理辦公會根據企業發展戰略和預算期經濟形勢的初步預測,在決策的基礎上,提出下一年度企業預算目標,并確定預算編制的政策,由預算委員會下達各預算執行單位。
(二)編制上報
各預算執行單位按照企業預算委員會下達的預算目標和政策,結合自身特點以及預測的執行條件,提出詳細的本單位預算方案,上報企業財務管理部門。
(三)審查平衡
企業財務管理部門對各預算執行單位上報的財務預算方案進行審查、匯總,提出綜合平衡的建議。
(四)審議批準
企業預算委員會應當責成有關預算執行單位進一步修訂、調整。在討論、調整的基礎上,企業財務管理部門正式編制企業年度預算草案,提交董事會或經理辦公會審議批準。
(五)下達執行
企業財務管理部門對董事會或經理辦公會審議批準的年度總預算,一般在次年3月底以前,分解成一系列的指標體系,由預算委員會逐級下達各預算執行單位執行。
【例題】在下列預算方法中,能夠適應多種業務量水平并能克服固定預算方法缺點的是()。
A.彈性預算方法
B.增量預算方法
C.零基預算方法
D.流動預算方法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彈性預算又稱變動預算或滑動預算,是指為克服固定預算的方法的缺點而設計的,以業務量、成本和利潤之間的依存關系為依據,按照預算期可預見的各種業務量水平為基礎,編制能夠適應多種情況預算的一種方法。
【例2-3】某企業上年的制造費用為50000元,考慮到本年生產任務增大l0%,按增量預算編制計劃年度的制造費用。
【正確答案】計劃年度制造費用預算=50000×(1+10%)=55000(元)
相關推薦:2012年中級會計職稱財務管理考前輔導:預算管理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