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主要內容及變化
1.相對2010年度變化很小
2011年教材沒有重大變化,主要修改了教材中的錯誤。
主要說三處:教材P104,關于流動資金投資的估算(變動);教材P108,教材P114關于所得稅的影響(沒有更改);教材P243,表7-11(沒有更改)。
2.主要內容
三大部分 | 對應章 | 出題特點及重要性 |
基礎理論 | 第1章:總論 | 客觀題目5-8分 |
工作環節 | 第2、8章:預算管理、財務分析與評價 | 客觀、主觀各半:15-20分 |
主體內容 | 第3-7章:籌資、投資、營運資金、收益與分配和稅務管理 | 主觀題主要來源:70-75分 全書的核心和重難點 |
二、授課特點
強化班與基礎班的區別在于更加突出重點。但是我今年講授得還是比較仔細。力求達到聽完我的課后不僅能夠懂得和掌握相關內容,而且基本上能夠記住所講授的內容。增加了例題的講授力度。
三、本課程的要求和難度
要求學生通過本科程的學習,使大家比較全面的了解財務管理的理論,掌握財務管理的主要方法。本課程記憶性知識點很多,需要考生加強記憶,總體上來說,這門課程并不是太難。
不過去年的考試在綜合性程度和以前年度保持相對的情況下,增加了理解分析方面的內容,不僅有計算,還有分析結論。因此對于教材的內容要更加注重理解。
四、應考策略
1.試題特點
(1)命題嚴格限定在考試大綱和教材范圍內。
(2)考題覆蓋面廣,試題涉及所有章和80%以上的節,有一定綜合性題目不是很多。
2.應考策略
(1)部分考點在各年間有重復,這種考點還比較集中,給我們備考帶來了一定的方便之處。建議大家把2005-2010年度的考試題目自己練習一下。
(2)計算題目以外的客觀題
包含單選、多選、判斷題,涉及到的知識點很廣,不過從歷年考試題目看,有將近50%的內容在近幾年內重復考過,另外有65%-70%屬于純記憶型的考試題目,所以這類題目只要投入精力,比較容易拿分。
(3)計算題目
可以說計算型題目的知識點除了去年增加了稅務管理外,其他的內容基本沒有變化。
①第四章是重點章
每年的綜合題都有一個15分的題目,所以掌握第四章內容至關重要。
事實上第四章不是單獨能夠掌握的透的,我們可以把教材的第3章籌資管理中涉及到計算型考點的內容視作一個整體掌握,基本上都是涉及到風險、貨幣的時間價值及項目投資決策指標的綜合運用。
第四章的計算涉及到三個大的方面:各年的凈現金流量,折現率的確定、貨幣時間價值
②稅務管理
主要涉及到籌劃原理,考試也應該不會太難,可能與其他章節結合出綜合題。
③其他計算型考點的主要內容:
第二章的現金預算,比較容易掌握。
第三章籌資管理中的銷售百分比法,綜合資金成本和資本結構中的邊際資金成本、財務杠桿、經營杠桿和每股收益分析法,比較容易掌握。第四節衍生工具的籌資。
第五章營運資金的現金、應收賬款和存貨決策,比較容易掌握。
第六章成本差異分析計算、責任中心尤其是投資中心指標的計算分析以及股利政策,比較容易掌握。
第八章教材P257稀釋每股收益的計算,針對P263例題8-9的思路有可能出綜合題。
五、學習方法
1.預習
2.網格課程的特點及優勢
提高時間效率,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網絡課程每次只能聽2-4個小時課程,不要太多。聽課中間要做練習,要做及時的總結和歸納。
3.網校班次使用的問題
以基礎或強化班加習題班、串講班為一個完整的體系進行學習,每一個班次建議以聽一個老師為準。
4.聽課時間安排
(1)認真聽課,加強平時學習,不要全部寄希望于最后的押題、串講。
(2)及時地進行滾動式復習,不要完全寄希望于最后的復習和押題。
(3)同時注意復習時間的安排,時間間隔太長,容易遺忘,學習效果差;如果學習強度太大,來不及消化知識點,學習效果也不好。
(4)學習要計劃分成幾個階段來復習,并落實這個計劃。建議大家可以分為3個階段安排時間,每個階段時間分配比例為3:2:1。
(5)高度重視計算型的知識點,在掌握教材知識點的基礎上,適當做些練習,但是不要太多或者采用題海戰術。
(6)對于計算型知識點和公式,要注重理解分析,不要以為死記住公式就能夠應對考試。
(7)關于講義和與教材有一點不同的問題
為了方便大家按照我的邏輯學習有關知識點,我將在部分地方調整一下教材的內容或者分析方法,但是所授知識點和內容不會變化,而且會更有利于大家考試。
(8)有的同學可能還參加其他類別的考試,會發現同一個問題在不同的教材中觀點不一致,不要深究這方面的問題,我們是以考試通過為主,死扣教材,和大綱教材觀點一致就可以了。
(9)對自己和老師要有信心。
考試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