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建造師和一級造價工程師作為建筑類的兩大高含金量證書,有什么區別?為什么很多考生在考完一建后,還會選擇繼續備戰一級造價?主要原因有三點。
原因一
一級造價工程師的《造價管理》和《工程計價》與一級建造師的《工程管理》和《工程經濟》有很多重復的知識點,考過一建的考生再去備考造價,相對于沒考過一建的考生,有很大的優勢,復習上也是事半功倍。正所謂打鐵要趁熱,所以很多考生會在考完一建后,立馬轉戰造價。
原因二
一級建造師和一級造價工程師都是含金量很高的證書。一建是管理崗,造價是技術崗,就業前景及薪資待遇都是大好。隨著建筑業的飛速發展,目前一級建造師供不應求,證書含金量不言而喻。近期,住建部第50號令明確了一級造價工程師和二級造價工程師的不同定位,同時擴大了乙級企業的業務范圍,造價工程師的含金量也是與日劇增。考證本就宜早不宜遲,多一本證書多一個選擇,將來從業的道路也會相應變寬。
原因三
學習不止于抵達,而在于遠航。學習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有持續學習習慣的人,總能保持持續學習的熱情和不斷求知的心態。一建的考試在9月份,造價的考試在10月份??纪暌唤ǖ目忌鷤冊诮Y束完一建考試后即可直接備戰造價,可以保持學習的持續性,不易懈怠。
那么,一級建造師和一級造價工程師又有哪些區別呢?不同之處主要體現在七個方面。
考試科目不同
一級建造師【合格線60%】
一級造價工程師(土建、安裝、交通、水利)【合格線60%】
執業范圍不同
一級建造師
注冊建造師以建設工程項目施工的項目經理為主要崗位。同時鼓勵和提倡注冊建造師"一師多崗",從事國家規定的其他業務。
一級造價工程師【摘自住建部第50號令】
一級注冊造價工程師的執業范圍包括建設項目全過程工程造價管理與咨詢等,具體工作內容:
(1)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投資估算與審核,項目評價造價分析;
(2)建設工程設計概算、施工預算編制和審核;
(3)建設工程招標投標文件工程量和造價的編制與審核;
(4)建設工程合同價款、結算價款、竣工決算價款的編制與管理;
(5)建設工程審計、仲裁、訴訟、保險中的造價鑒定,工程造價糾紛調解;
(6)建設工程計價依據、造價指標的編制與管理;
(7)與工程造價管理有關的其他事項。
報考條件不同
一級建造師
凡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遵紀守法并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均可申請參加一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
(1) 取得工程類或工程經濟類大學專科學歷,工作滿6年,其中從事建設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工作滿4年。
(2)取得工程類或工程經濟類大學本科學歷,工作滿4年,其中從事建設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工作滿3年。
(3)取得工程類或工程經濟類雙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工作滿3年,其中從事建設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工作滿2年。
(4)取得工程類或工程經濟類碩士學位,工作滿2年,其中從事建設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工作滿1年。
(5)取得工程類或工程經濟類博士學位,從事建設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工作滿1年。
一級造價工程師
凡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法律、法規,具有良好的業務素質和道德品行,取得國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承認的正規學歷或學位,具有規定的工作經歷,并具備下列條件之一,可申請參加一級造價工程師職業資格考試:
(1)具有工程造價專業大學??疲ɑ蚋叩嚷殬I教育)學歷,從事工程造價業務工作滿5年;
(2)具有土木建筑、水利、裝備制造、交通運輸、電子信息、財經商貿大類大學專科(或高等職業教育)學歷,從事工程造價業務工作滿6年。
(3)具有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評估(認證)的工程管理、工程造價專業大學本科學歷或學位,從事工程造價業務工作滿4年;
(4)具有工學、管理學、經濟學門類大學本科學歷或學位,從事工程造價業務工作滿5年。
(5)具有工學、管理學、經濟學門類碩士學位或者第二學士學位,從事工程造價業務工作滿3年。
(6)具有工學、管理學、經濟學門類博士學位,從事工程造價業務工作滿1年。
(7)具有其他專業相應學歷或者學位的人員,從事工程造價業務工作年限相應增加1年。
考試時間和成績滾動周期不同
滾動周期 | 預計考試時間 | |
一級建造師 | 2年為一個周期 | 9月19日-20日 |
一級造價工程師 | 4年為一個周期 | 10月24日-25日 |
考試難度不同
一級建造師
一級建造師屬于偏文科類考試,雖然是工程類證書,但是需要背誦記憶的內容占大多數,計算相關的內容比較少,且都相對簡單。三門公共課套路相對明確,學習難度不是很大。實務科目難度較大,近年來有加大技術部分考核的趨勢,需要復習到位,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
一級造價工程師
造價工程師屬于偏理科類考試,相對一建,考得更為專業和深入?!对靸r管理》和《工程計價》與一建考試重復較多,如果考過一建再來考造價,這兩門是很容易拿下的?!队嬃俊泛汀栋咐治觥肪C合性較強,難度較大,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來復習。
看完這篇文章,大家對一級建造師和一級造價工程師的關聯之處和不同之處應該有了清晰的了解,是報考其中之一,亦或是同時報考,還要取決于自己的工作和將來的從業方向。做好決定之后就要立足當下,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