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工程地質
第一節 巖體的特征
考點1:巖石成因類型及其特征【講師講解】
地球固體的表層是由巖石組成的硬殼——地殼,組成地殼的巖石按成因可分為巖漿巖(火成巖)、沉積巖(水成巖)和變質巖三大類。
①巖漿巖
巖漿巖又稱火成巖,是巖漿通過地殼運動,沿地殼薄弱地帶上升冷卻凝結后形成的巖石。巖石中礦物的結晶程度、顆粒大小與形狀,以及它們的相互組合關系不同,形成巖漿巖的不同結構。根據形成深度,侵入巖又分為深成巖(形成深度大于5km)和淺成巖(形成深度小于5km)。深成巖常形成巖基等大型侵入體,巖性一般較單一,以中、粗粒結構為主,致密堅硬,孔隙率小,透水性弱,抗水性強,故其常被選為理想的建筑基礎,如花崗巖、正長巖、閃長巖、輝長巖;淺成巖多以巖床、巖墻、巖脈等狀態產出,有時相互穿插。顆粒細小,巖石強度高,不易風化,但這些小型侵入體與圍巖的接觸部位,巖性不均一,節理裂隙發育,巖石破碎,風化蝕變嚴重,透水性增大,如花崗斑巖、閃長玢巖、輝綠巖、脈巖。噴出巖是指噴出地表形成的巖漿巖,一般呈原生孔隙和節理發育,產狀不規則,厚度變化大,巖性很不均一,比侵入巖強度低,透水性強,抗風能力差,如流紋巖、粗面巖、安山巖、玄武巖、火山碎屑巖。
②沉積巖
沉積巖是在地殼表層常溫常壓條件下,由風化產物、有機物質和某些火山作用產生的物質,經風化、搬運、沉積和成巖等一系列地質作用而形成的層狀巖石。根據沉積巖的組成成分、結構、構造和形成條件,可分為碎屑巖(如礫巖、砂巖、粉砂巖)、黏土巖(如泥巖、頁巖)、化學巖及生物化學巖類(如石灰巖、白云巖、泥灰巖)等。
③變質巖
變質巖是地殼中原有的巖漿巖或沉積巖,由于地殼運動和巖漿活動等造成物理化學環境的改變,使原來巖石的成分、結構和構造發生一系列變化所形成的新的巖石。如大理巖、石英巖等。
2018年造價工程師網校零風險保通關,講師授課,報高端班送新版教材+考前直播+考題預測,任性學,馬上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