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防止漏項、減少重復計算,在計算工程量時應該按照一定的順序,有條不紊地進行計算。下面計算通常采用的幾種順序。
1.按施工順序計算
按施工先后順序依次計算工程量,即按平整場地、挖地槽、基礎墊層、磚石基礎、回填土、砌墻、屋面防水、外墻抹灰、樓地面、內墻抹灰、粉刷、油漆等分項工程進行計算。
2.按定額順序計算
按當地定額中的分部分項編排順序計算工程量,即從定額的第一分部第一項開始,對照施工圖紙,圖中有的,就按該分部工程量計算規則算出工程量。凡遇定額所列項目,在施工圖中沒有,就忽略到有的項目,其計算數據與其它分部的項目數據有關,則先將項目列出,其工程量待有關項目工程例如:計算墻體砌筑,該項目在定額的第四分部,而墻體砌筑工程量為:(墻身長度×高度 -門窗內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構件所占體積+垛、附墻煙道等體積。這時可先將墻體砌筑項目列出,工程五分部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工程及第六分部門窗工程等工程量計算完畢后,再利用該計算數據補算這種按定額編排計算工程量順序的方法,對初學者可以有效地防止漏算重算現象。
3.按圖紙擬定一個有規律的順序依次計算
( 1)按順時針方向計算
從平面圖左上角開始,按順時針方向依次計算。如圖 5.1所示,外墻從左上角開始,依箭頭所指示到左上角。此方法適用于外墻、外墻基礎、外墻挖地槽、樓地面、天棚、室內裝飾等工程量的計算圖 5.1按順時針方向計算 圖5.2按先橫后豎,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順序計算
( 2)按先橫后豎,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順序計算以平面圖上的橫豎方向分別從左到右或從上到下依次計算,如圖 5.2所示。此方法適用于內墻、內裝飾等工程量的計算。
( 3)按照圖紙上的構、配件編號順序計算
在圖紙上注明記號,按照各類不同的構、配件,如柱、梁、板等編號,順序地按柱Z 1 、Z 2 、ZL 3 …,板B 1 、B 2 、B 3 …等構件編號依次計算。如圖5.3所示。
按構、配件編號順序計算
( 4)根據平面圖上的定位軸線編號順序計算
對于復雜工程,計算墻體、柱子和內外粉刷時,僅按上述順序計算還可能發生重復或遺漏,這時,計算,并將其部位以軸線號表示出來。如位于 A軸線上的外墻,軸線長為①~②,可標記為A: ①
挖地槽、內外墻基礎、內外墻砌體、內外墻裝飾等工程量的計算。
建議按清單編號或定額編號順序列項,這樣可以避免漏項。
計算時可先看哪一部分可引用于其他部份,對其他引用最多的優先計算。
工程量計算小經驗
圖紙是有一定規律的,在做預算過程中,是以識圖的過程為主線進行,也就是識一張圖做一張圖,完也就證明圖識完了,預算也就做完了。因此,做預算必須會識圖,并要掌握一定的識圖的順序。和想法說出來供大家討論:
首先、識圖做預算有幾個原則:
1、一次只看一張圖,一張圖盡量不看第二次
2、控制大量,調小量,預算是控制總量的基礎上,隨著識圖的深入修改調整完成的。
3、先獨立,后整體,主要的意思是先算獨立的,不相互扣減的,后算有復雜扣減關系的
4、從識圖的順序上:
先地下、后地上;
先結構,后建筑;
先室內,后室外;
先主體,后屋面等等
其次,根據上述原則把圖分成五部分:地下、主體結構、主體建筑、屋面和室外零星,對應每一部項和計算規則確定要什么就識什么,識圖達到能夠準確計算工程量為止。其實不叫識圖,而是邊看算完后圖也就識完了。
最后,根據計算規則要求的扣減關系進行匯總,并把整圖全盤進行通讀,查看有沒有漏計算的,有算錯誤的等等。
安裝最好按照系統從大頭計算到小頭,或者從小口徑計算到大口徑。